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

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

《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系原地礦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質記錄及機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有關“喜馬拉雅大拐彎地區地殼變形、深部作用過程與高原隆升關係”的最終研究成果。作者潘桂棠、劉宇平、鄭來林、耿全如、王立全等通過對該地區1:25萬區域地質填圖及其他地區的野外地質考察,並在綜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碰撞造山帶研究的關鍵是對碰撞帶的時空結構、組成、碰撞過程及性質的厘定。在重點分析青藏高原20餘條俯衝碰撞型蛇綠混雜帶之後,認為青藏高原主要有弧—弧碰撞帶、弧—陸碰撞帶和陸—陸碰撞帶三種類型,並與弧—弧碰撞造山帶、弧—陸碰撞造山帶和陸—陸碰撞造山帶相對應。在分析碰撞過程的時空結構和青藏高原大陸碰撞前古地理格局的基礎上,作者將東南亞多島弧盆系的三種時空結構和構造體制的發展過程與青藏高原碰撞前的構造演化進行對比,提出了青藏高原的大地構造格局主要分為不同世代的三大多島弧盆系。其碰撞過程可劃分為初始碰撞、主碰撞和後碰撞三個階段。對印度與歐亞大陸碰撞前緣的東、西兩個“犄角”,分別為南迦巴瓦楔入構造結和南迦帕爾巴特楔入構造結,作者對東構造結的物質組成、變質變形、組成單元、形成期次、楔入作用的邊界斷裂性質等進行較全面系統地分析與論述,並與西構造結進行詳細的對比,認為兩者的構造特徵十分相似。

基本介紹

  • 書名: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
  • 作者:潘桂棠 劉宇平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外文名:The Collison Tectonic and Efction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 頁數:466頁
  • 開本:16
  • ISBN:978753595612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的出版對青藏高原大陸岩石圈碰撞動力學、碰撞過程的火山岩漿作用、構造演化及深部地質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帶研究意義及現狀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青藏高原地學研究現狀
第三節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基本觀點
第二章 碰撞造山帶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方法
第一節 碰撞造山帶的定義與分類
第二節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過程研究基點及科學問題
第三節 碰撞造山帶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三章 碰撞過程的時空結構
第一節 碰撞前的古地理格局
第二節 碰撞前的構造演化
第三節 碰撞初始條件與碰撞力源
第四節 碰撞過程
第四章 青藏高原碰撞過程與殼—幔結構構造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青藏高原殼一幔構造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班公湖一怒江帶深部結構及其兩側地球物理特徵對比
第五章 碰撞過程的岩漿作用
第一節 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的岩漿作用研究概況
第二節 高喜馬拉雅帶岩漿作用特徵
第三節 拉軌崗日帶岩漿作用特徵
第四節 岡底斯帶岩漿作用特徵
第五節 青藏高原東緣陸內造山岩漿作用
第六節 岩漿活動的年齡值約束
第七節 成因類型及構造環境
第六章 碰撞過程的火山作用
第一節 碰撞過程中火山活動的分布及年齡值約束
第二節 岩石化學特徵及時空變異規律
第三節 新生代火山岩的構造背景
第四節 新生代火山岩的岩漿源區
第五節 大陸動力學意義及問題討論
第七章 青藏高原碰撞與沉積作用
第一節 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層與沉積概述
第二節 青藏高原新生代沉積盆地分類
第三節 撓曲盆地沉積與構造特徵
第四節 裂陷盆地沉積與構造特徵
第五節 走滑拉分盆地沉積與構造特徵
第六節 青藏高原南緣沉積特徵及其對高原隆升的回響
第八章 碰撞過程古地理古環境變遷
第一節 始新世古地理古環境
第二節 漸新世一中新世古地理古環境
第三節 上新世一第四紀古地理古環境
第九章 碰撞過程的擠壓與走滑變形
第一節 喜馬拉雅造山帶的造山構造變形
第二節 帕米爾構造結的擠壓和走滑構造變形
第三節 高原東南部新生代碰撞變形及效應
第十章 碰撞過程與伸展構造及構造變形
第一節 喜馬拉雅中段的東西向伸展構造——藏南拆離系
第二節 變質核雜岩體及與伸展作用有關的盆地
第三節 藏南拆離系的東西延伸及動力學特徵
第四節 青藏高原東西向引張——裂谷系
第十一章 陸—陸碰撞過程與成礦作用
第一節 新生代構造體制演化
第二節 陸—陸碰撞過程的成礦條件
第三節 陸—陸碰撞造山過程的主要成礦系統
第四節 陸—陸碰撞過程的成礦作用
第五節 碰撞造山過程形成的典型礦床
第六節 河湖水系與砂金、砂鉑礦
第十二章 南迦巴瓦地區的地質構造背景
第一節 大地構造背景
第二節 東喜馬拉雅構造結
第十三章 南迦巴瓦地區雅魯藏布蛇綠混雜帶物質組成和空間展布
第一節 南迦巴瓦地區蛇綠岩帶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 雅魯藏布蛇綠混雜岩結合帶的基本地質特徵
第三節 岩石地球化學特徵與蛇綠岩的形成環境
第四節 變玄武岩類的岩石化學特徵與形成環境
第五節 時代問題
第六節 討論及結論
第十四章 東構造結地區岡底斯島弧帶地質
第一節 岡底斯島弧帶的時空結構
第二節 島弧花崗岩帶
第三節 波密地區排龍藏布殘留蛇綠混雜岩帶
第四節 討論及結論
第十五章 南迦巴瓦岩群的變質、變形及演化
第一節 南迦巴瓦岩群的空間分布和地質特徵
第二節 南迦巴瓦變質岩系的變質和變形作用
第三節 南迦巴瓦變質岩系的演化
第十六章 南迦巴瓦地區的楔入構造
第一節 楔人構造變形特徵
第二節 地球動力學分析
第三節 楔人構造過程
第十七章 東西喜馬拉雅構造結的對比
第十八章 南迦巴瓦地區的深部作用過程與隆升的關係
第一節 南迦巴瓦地區的深部作用過程
第二節 南迦巴瓦地區的隆升過程
參考文獻
後語
摘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