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葬禮

青海葬禮

青海漢族,葬禮是人逝世以後,由家庭成員及親友對逝世者舉行哀悼和安葬的一系列民間禮俗活動。根據青海人家實實在在的葬禮為準!葬禮也為河湟漢族相同,又保持了古老喪俗。

在青海漢族葬禮習俗中,此項事務的前後分:居喪、報喪、訃告、入殮、戴孝、請亡、守靈、弔唁、驗孝、轉經、送亡、起靈、安葬等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葬禮
  • 外文名:Qinghai funeral
  • 民族:青海漢族
  • 地點:青海首府及周邊地區
概述,整個過程,簡述,居喪,報喪,訃告,入殮,男銘旌寫法,女銘旌寫法,請亡,戴孝,守靈,驗孝,弔唁,男喪誄詞,女喪誄詞,轉經,送亡,起靈,安葬,

概述

青海漢族,葬禮是人逝世以後,由家庭成員及親友對逝世者舉行哀悼和安葬的一系列民間禮俗活動。根據青海人家實實在在的葬禮為準!

整個過程

在青海漢族葬禮習俗中,此項活動的前後分:居喪、報喪、訃告、成孝禮、入殮、戴孝、請亡、守孝、弔唁、驗孝、轉經、送亡、起靈、安葬等儀式。

簡述

由組織者(喪官)及始終參與葬禮活動的文書禮儀先生來進行策劃、協調、有序、規範的完成全過程。在安葬方式上大致分為土葬、火葬、先火化後水葬。這項禮儀活動既體現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共性,也有地域、地緣、血緣、家境情況的不同而有別。自古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葬禮民間文化在一代代傳遞過程中不斷吸收、融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綜合。

居喪

居喪是為逝者穿戴衣服的禮俗。親人逝世後,先請家戶內或鄰居鄉友脫去逝者(稱升天)身上的華麗衣服,摘去身上的金、銀首飾等裝飾品後整容、淨身穿服(穿三、五、七、九、十一、十三件單數棉織壽衣,一般不穿彩色壽衣),加蓋紙衣,頭裹布紗,口含金銀手飾或銅幣,在左右手掌上各帶六個麵餅(稱打狗餅)。後將逝者安置在臨時搭建的床位上(底座是前後兩條長凳,上面一門床板)。

報喪

人逝世後,在殯榻前點燃一盞食油燈(從最開始要一直長燃到安葬)、獻上十二個饅頭(稱倒頭盤)、一碗五穀顆粒、獻子、獻酒、獻果、點燃九燭香、安掛逝者像以此設立靈堂。此時孝男孝女按輩分跪拜,在哭聲震天的悲痛中,點燃張張冥紙,以示給陰曹地府(以為人逝世後回到陰間)卒士付足領魂費,保佑逝者一路順風。此後,請來的喪官組織安排鄉友,各自請致悼詞者(稱禮儀先生)、算卜者(稱陰陽先生;青海方言俗稱:老師傅)、嗩吶吹奏者(青海方言俗稱:吹鼓手),並赴親戚家中報喪。

訃告

XX持奉無狀痛遭
先妣X太君諱XX,慟於X年X月X日X時以X病卒於內寢,距生於X年X月X日X時。
享壽X十X歲XX親視含殮即日成服,定於X月X日在家設奠,哀此訃聞。
哀子XXX泣血謹啟。

入殮

逝者入殮前,由算卜者為其製作“引魂幡”,又名銘旌(長231厘米、寬66厘米的紅長布,用毛筆或金粉在上面寫亡人一生的主要功德)放於靈堂前,而後卜算者手持菜刀掩蓋壽棺(以示逢凶化吉,保佑平安),此時在激盪的哭聲中燒紙、敬香、磕頭、張貼對聯,迸發永別之情。

男銘旌寫法

銘旌
時故先考X公XX生前,為人公平,品行端正,溫良恭儉,誠樸忠厚,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仗義疏才,濟困扶危,至今亡故,親朋鄰友以贈德才銘旌。
XXX敬贈

女銘旌寫法

銘旌
時故先妣X老孺人之為人也:內而治家有道,外而料事精詳,人理通達,性氣和平,顧待家著,和睦鄉鄰,享壽八十晉三,至今亡故,鄰友親朋以贈德之銘旌。
XXX敬贈

請亡

禮儀先生一聲:“起樂!”爆竹聲和鼓樂響起,陰陽先生朗讀《請亡經》、禮儀先生朗讀家中三代人的祭文,同時點燃十三或十五盞路燈,孝男孝女按次接隊持燈緩緩向門外走去。至門外後放火燒紙,敬祭品,禮儀先生再朗讀祭文請亡回家。而後算卜先生朗讀《渡橋經》,點亮十三盞明燈,以示南斗六郎、注生、北斗七星、注死。孝子用一丈六尺白布舉起象徵的金橋、銀橋、奈河橋,再獻出鏡子、毛巾、白麻線、梳子、篦子、淨水、給亡人洗面理髮,以表達後人對逝者安慰之情。
渡橋經: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升起貴道,盡孝的升起神道,過金橋。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過金橋,手毒心辣,做惡多端的沉輪冤道,過金橋。
前世做下千盤孽,死後還要受罪名,只因不忠不孝傷天理,佛口蛇心把人欺,花言巧語暗損人,不惜米麵亂遭踏,滿地拋起不算啥,大秤小斗欺,愚蠢,致使災難累及身,皆因強暴欺善良,愁目苦臉血淋淋,叫天喊地無求應,人生且莫把人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求死後過金橋,早升西方極樂界,要做忠孝賢良輩,不做陰謀詭計徒,毀罵公婆之刁婦,永垂奈河無出路,河內受苦腦。寒流滾滾血浪滔,血水盪波萬丈高,奈何橋下惡鬼嚎,奈何惡水噴苦界定難逃,永不超生。陰風森森寒透骨,腥氣逼人味鑽心,看你回頭不回頭。
過去孟坡奔鄉台,往前三步往後看,忽聽女兒淚漣漣,聲聲口口把娘喚,從今離別後,何日再團圓,今丟兒女實在慘,多少語言心中藏,情長吐短話難講,傷心流淚哭斷腸,叫聲爹娘等一等,母子一塊見閻王。
又聽孫兒聲不斷,奶奶去了由誰連,家中事兒叫誰管,誰人供我把書念頭,叫聲奶奶轉回還,歡歡喜喜鬧幾年,潑水承歡待堂前。忽聽雞叫鳴,望鄉台上莫久站,打盹片時登陰關
請亡祭文
維:
公元X年X月X日虔誠孝眷XXX等謹以茶酒、錢盤、香燭之儀敬請於X氏先祖三代宗祖亡壇前曰:
惟我三代音容渺焉,年湮代遠,功德常傳,三代之德,大墓名嚴,茲因X氏時故先考X公諱XX享年X十晉幾,因病仙逝,魄降魂州,今至薦拔,超度先靈。
茲請三代列祖列宗神魂下降,台駕來臨,畢蒙普渡德澤,時沾雨露深恩,為此謹請。
伏維尚饗。

戴孝

(青海方言俗稱:撐孝或呈孝)
人逝世第二天,孝子賢孫剃頭披麻戴孝,長子身穿全套麻裝、腰系草帶、手持喪棒,其他孝子身穿白布衫、孝女身穿藍布衫、頭戴長孝布,腳穿縫麻布鞋,以示成服孝道。
(1)引文
維:
公元X年X月X日X時,不孝兒男XXX等謹以牲褚香椿不腆之儀致祭於顯考XX老大人之靈位前曰:
嗚呼!昨日何日兮,靈棺尚奠於中堂,今日何日兮,靈柩將駕於道旁,不孝兒女兮,安厝於XX山崗之陽,靈車既舉兮,切勿驚而惶,勞蒙各位兮,安全送之山崗,茲當發引兮,倍覺增傷,幽明各途兮 ,父子欲見何方,痛容永隔兮,淚汪汪斷肝截腸,恨兒等不孝兮,聊備酒漿馨香,我父有知兮,翼來格而來償。
伏維尚饗。
(2)起文
父親大人之靈柩前曰:嗚呼痛慟悲猿騖,父(母)親殮棺子傷情。星月殘淡空,駕輿上九霄。道發輛向雲程,從此音容杳杳。只覺神色多多,芳名千古流香。兒父母今歸窀穸地,為兒斷腸夠勞恩。哀哉。
(3)醒文
父親大人之靈樞前曰:父親明日去登程,哀子今夕哭餞行。欲送之而情何忍,願留亡而不能。痛矣今朝父遠行,傷哉何日再相逢心因父逝心滴血,月窺吉悲月無光。倚門望父三更月,泣杖兒淒五更寒。茶奠地、紙成灰,黃表長錢半空飛,遙望佳城空墮淚,祝父魂安夢中逢。
伏維尚饗。
(4)餞文
靈車既加兮,兒父離陽關。去之不忍兮。留之誰能然。自此以去兮,千年永不還。日注十三洲兮,安趨三島間。跪尊道左兮,血淚灑道沿。兒等執紼兮,一路福星安。骨肉隔斷兮,再見億萬年。屍骸人隴兮,相距一層天。泣奠懷茗兮,紙灰飛紛前。父靈有知兮,駐車路盤桓。

守靈

為表達孝道,後人晝夜跪在草鋪上輪流守護靈柩,以表達深深的哀思和戀戀不捨的情感。
護喪祭文
XX老先生之靈位前曰:嗚呼先生寬柔而溫恭,噫嘻,先生端芳昌行。內而勤儉持家,外而和睦鄉鄰,碩德眾望,天宜助長。今日有疾,未談衷情,病中未問候,危時未待奉。先生跨鶴,舉我護喪。大事競愧,堂料送經。登堂雖薄奠,果盒與庶品,靈其有知,來格來飲。
亡者的遺體停放為頭南腳北。過去老正房大多為三間,中間叫“堂間”,有四扇門,人亡後,將中間兩扇打開,將亡人頭朝外停放在門內靈床上,門口掛一帷幔,上粘奠字,下放靈桌、燒紙盆。孝男孝女男左女右分跪靈床兩旁。

驗孝

驗孝是逝者主人(男請外家、女請娘家)對孝子賢孫為逝者生前生活的評價和總結,來衡量子女對其關心的程度,並對逝者身著衣衫進行檢驗。對生前已敬孝道的子女給予表揚,否則,得到嚴厲的訓斥。(這個過程青海方言俗稱:外家講話)
今天,把娘外家請到XX大人的靈堂前,骨肉情深,望喪奠紙,亡者XX生在河湟腹地,長在華夏盛地,那是前世的修下的緣份。亡者XX少年時代,求學勤讀、牧羊砍柴、聽話懂事、文明禮貌。青年時,耕田忙農,拿榔頭、背耱子、辛苦勞作,納糧上草,為報效國家、功績顯著。中年時,看家守舍,擋雞擋狗,懷抱兒孫,小的拉成大的,單的拉成雙的,兒配婚、女出嫁、擺酒筵客,交往甚多。喜事臨門,對老人精心照顧,敬孝敬德、受人尊重。老年時,頭頂香盤,腳踏善門,東寺里燒香,西廟裡點燈。進香叩頭,求神保佑,修行了善德,音容笑貌留在親朋心裡。紅日頭降西山,白日頭落平川,人回馬轉,各奔東西。
閻王要命,千佛難留,黃柏樹上沒枝稍,生死簿上沒老小,
鹿活千歲,終有一死,人活百歲,總有一亡,人有人主,神有神主;人有人主,娘外骨主;山有山主,山王土主;太子崇高,也有巡山的土主。娘外家爭論,亡人高興。今日裡兒男子孫,姑娘孫女們,忘不了養育之大恩,應當請上高功大師,花台老爺,擊鼓吹響,應盡超度,西天裡結落,蓮花里化身,雷音寺里生長,早得個人身是很好。今日裡請來娘外家爺們,應該是黑身子進來,
白身子出去,做一個圓滿的道場是很好。遠處的聽得好,跟前的看得好,但孝男孝眷心有餘而力不足,今日裡娘外家看在孝男孝眷的面上,在眾人的面前道個喜話。謹請娘外家給亡人點紙,孝子叩頭,會合眾人們共同作輯。
骨主祭文
維:
公元X年X月X日,虔誠祭主 XX等謹以茶酒、錢盤敬祭於X

弔唁

弔唁活動是葬禮中一項隆重的儀式。逝者親朋好友風塵僕僕前來弔唁,深表悲痛之情。尤其是已出嫁的姑娘,進門前放聲大哭,獻羊、獻豬、獻長紙冥錢、金銀斗、白鶴、花圈等祭奠品。當鄉鄰親友會聚在一起時,舉行集體弔唁儀式。禮儀先生以輩分稱呼依次向逝者朗讀祭文,以表達心中憶念之情。在親友們進食的時候,孝子賢孫其中一位或者二位要到親友飯桌前,跪禮三叩首,請親友們進食。

男喪誄詞

公元x年x月x日。歲次x謹誄於x公x先生之靈日。嗚呼先生。其信然耶。何仇社會。何怨室家。克勤克儉。克寬克仁。奈何身世。否塞窮屯。又從擠之。齎志以死。於人奚尤。天實為此。天則慘慘。地亦茫茫。愷悌君子。令德載揚。方謂公健。逢吉康強。曾無幾時。遽哭於堂。人生百年。蘧然春夢。惟有賢聲。為世稱頌。搔首問天。痛極陳詞。介以絮酒。薦以饊帳。公尚不棄。來格來嘗。

女喪誄詞

公元x年,歲次xx。x月x日,X謹誄於x母x太君之靈日。猗惟賢母。系出名門。克勤克儉。克寬克仁。闔門四德。備於一身。相夫教子。為世所稱。奈何身世。悲思無垠。風摧慈竹。霜萎靈萱。承歡有子。繞膝有孫。麻衣如雪。涕流淚吞。追思懿德。中饋頻繁。持家以道。內則長存。方期百歲。永保坤貞。誠不逆料。何處招魂。芳流彤管。影顫丹幡。傷哉鶴馭。渺矣魚軒。粢盛既潔。薦以清尊。來格來享。鑒此微忱。

轉經

等到講話完畢,就該給外家或者娘家人戴孝,戴完孝之後,老師傅們在院子裡念經,擺一張大圓桌,老師傅們之中為首的一人在那張圓桌上,其他人則站立兩旁,開始念經,開始時,孝子賢孫和一些親友們每人手上一炷香,繞著大圓桌轉圈,手中香要是燃盡了,就等著老師傅給東西拿著,一直要轉到老師傅們念經完畢以後,才可作罷(途中接到老師傅們給的東西,完畢之後就是自己的,首先要到靈堂前,叩謝亡人)

送亡

在送葬的頭一天下午,孝子孝女及親友按次排隊,在高亢的嗩吶聲中走向門外跪拜遠送。由算卜先生朗讀《送亡經》。此時哭聲四起、煙火繚繞,思親之情由感而發。
送亡祭文
維:
公元X年X月X日X時,虔誠孝眷、骨主、本族六親,XXX等謹以茶酒、錢盤、雲馬、香燭之儀祭奠於嚴父(慈母)大人之靈位前曰:
嗚呼!運行必饋之而歡送,遠歸必洗塵而歡迎,陰陽無二理,生死有同情,今者靈車已架歸窆,將臨向陰關而驅駛,往冥府而遠征。 送之不堪,留之不住,挽之不能,實為悲傷。今備冥資萬封,致餞一程又一程,希勿惜吝嗇,謝酬陰關各站諸神曬收為幸,伏乞靈魂監收,以利行行,為此謹餞。
伏維尚饗。

起靈

禮儀先生在靈柩的上面題上如同“乾元享利真”等類的詞。下葬之日凌晨,奏響吹鼓樂,以使喚醒鄉鄰前來送葬。而後,長子在眾人的幫助之下身背材頭緩步抬出門外,再由八名高大體壯的年輕人高抬靈柩,緊跟手持“領魂幡”的長子,急促地向墳墓奔去。

安葬

送葬的人們到達墓地,將靈柩安放於墓坑中,孝子將明燈、五穀壇、清涼傘、饅頭、生活器具等祭品放到材頭上面。禮儀先生朗讀安葬祭文,逝者主人先向墳坑送三杴土,而後,眾人送土深埋。此時煙火旺盛,嗚呼哀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