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當歸

青海當歸

青海當歸(學名:Angelica nitida)多年生草本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短硬毛。復傘形花序,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生長於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山坡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海當歸
  • 拉丁學名:Angelica nitida
  • 別稱:麻母(四川若爾蓋)、獨活(青海門源)、白芷(甘肅瑪曲)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傘形目
  • 傘形科
  • 亞科芹亞科
  • 前胡族·當歸亞族
  • 當歸屬
  • :青海當歸
  • 分布區域: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長5-10厘米。莖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短硬毛。基生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2-4對;葉柄長3-5厘米,基部膨大成寬管狀的葉鞘,葉鞘長4-6.5厘米,寬至2厘米,兩面無毛;莖上部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葉片輪廓為闊卵形,長5-8厘米,寬5-7厘米;頂生葉簡化成囊狀的葉鞘,外面有短毛,頂端有3深裂的葉片;末回裂片長圓形至橢圓形,厚膜質,長1.5-4厘米,寬1-2厘米,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淡綠色,頂端鈍,有白色膜質的短尖頭,基部近截形,邊緣鋸齒鈍圓,有緣毛。復傘形花序,直徑6-10厘米,傘輻9-19,長1.5-4厘米;無總苞片;小傘花序密集或近球形,有花18-40;小總苞片6-10,披針形,尾狀漸尖;花無萼齒;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長5-6.5厘米,寬3.5-5厘米,側棱翅狀,比果體狹,背稜線狀,隆起,頂端有宿存的紫褐色扁平花柱基;背棱槽內有油管1,極少為2,側棱槽內有油管2,長短不等,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模式標本(H. Smith no. 4069)采自四川北部黃勝關。

主要價值

青海省互助縣民間用花治頭痛,根代替當歸治血虛、月經不調,各種血瘀頭痛及關節炎。
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扑損傷。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臨床套用:
  1. 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治血虛發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舌淡,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黃芪30g,當歸6g。水煎,空腹時溫服。方中當歸養血和營,補虛治本,為臣藥。
2.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治血虛而寒凝經脈證。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脈細欲絕或沉細者;或寒入經絡,腰、股、腿、足疼痛。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15g,甘草5g,通草3g,大棗9枚。水煎服。方中苦辛甘溫,既可補營血之虛,有可溫行血脈之滯,為君藥。
3.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治氣虛血瘀之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渦斜,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脈緩。黃芪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當歸尾活血和血,且有化淤不傷血之妙,為臣藥。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座南向北半陰半陽的緩坡地,要求土質疏鬆、結構良好。小滿前深翻1次,打碎土塊作苗床,床面寬1米,長因地形而異。床與床之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15-20厘米。栽植地要深耕細耙,每畝施底肥 2500-5000千克,同土壤翻壓均勻,作高畦,畦寬1.2-1.5米。畦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約20厘米。
2.繁殖方式
生產上常採用育苗移栽。播種期應根據各地海拔高度與氣溫而定,甘肅、四川、雲南約7月份,播法為撒播,種子拌灰撒於畦面,稍加鎮壓,覆少量細濕土,覆草,做到透光、保濕,苗齡不超過110天。每畝播種量4-5千克。移栽分冬栽與春栽,株行距25厘米X25厘米。春栽以清明前後,冬栽宜於寒露後霜降前移栽。採用種子直播法生產,冬、春、秋季均可,可控制當歸早期抽薹,其中以冬直播稍好,但產量不高。
3.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播後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40天左右挑松蓋草。苗高約3厘米時,鬆土1次,即時拔除雜草,伏天過後,選陰天將蓋草全部揭去。苗期注意防旱排澇。
(2)起苗貯苗。寒露至霜降氣溫下降至5℃左右苗葉開始枯萎時,將苗子挖起,稍帶些土紮成小把,晾去水分進行窖藏或堆藏,苗齡過大不宜堆藏,堆藏時注意頭朝外、根朝里擺放。
(3)補苗間苗。正常情況下,移栽後20天左右苗出齊後,進行間苗補苗,宜在陰雨天用帶土的小苗補栽。栽後約3月定苗,拔除病苗、弱苗,每穴保留1株。
(4)中耕除草。5月中旬,進行第一次除草,宜淺鋤,土不埋苗。6月中旬,第二次鋤草,可深鋤,以促進根系發育。
(5)拔薹。移栽後,當年開花結果的植株叫早期抽薹,根部不可藥用,宜全部拔除。
(6)追肥。當歸為喜肥植物,6月下旬葉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長期,應追施磷、鉀和氮肥。
4.病蟲害防治
(1)麻口病。移栽後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為其發病高峰期,為害根部,地下害蟲多有利於發病。防治方法:①每畝用20%甲基異硫磷乳劑0.5千克加水2.5千克噴在15千克土上拌勻,撒施,翻入土中;②定期用廣譜長效殺菌劑灌根,每畝用40%多菌靈膠懸劑250克或托布津600克加水150千克,每株灌稀釋液50克,5月上旬、6月中旬各灌1次。
(2)菌核病。為害葉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7-8月為害較重。防治方法:不連作,在發病前半個月每10天左右,連續3-4次用1000倍的50%甲基托布津噴藥。
(3)蟲害。主要為金針成蟲和小地老虎為害。防治方法:剷除田內外青草,堆成小堆,7-10天換鮮草,用毒餌誘殺。
5.採收與加工
當歸移栽後,於當年霜降前15天割去地上部分,在陽光下暴曬加快成熟。採挖時力求根系完整無缺,抖淨泥土,挑出病根,颳去殘莖,置通風處,待水分蒸發,根條柔軟後,按規格大小,紮成小把,堆放竹筐內,用濕草作燃料生煙烘熏,忌用明火,2-10天后,待表皮呈金黃色時,停火,待其自乾。當歸加工時不可太陽曬乾或陰乾。
6.留種技術
育苗移栽的當歸,在秋末收穫時,選擇土壤肥沃、植株生長良好、無病蟲害、較為背陰的地段作為留種田,不起挖,待第二年發出新葉後,拔除雜草,苗高15厘米左右時,進行根部追肥,待秋季當歸花軸下垂、種子表皮粉紅時,分批採收紮成小把,懸掛於室內通風乾燥無煙處,經充分乾燥後脫粒貯存備用。直播的當歸在選留良種時,必須創造發育條件,促使早期抽薹,形成發育飽滿、充實、成熟度高的種子,但該種子只能用於直播,不能育苗移栽。
7. 當歸的“早期抽苔“與預防控制
當歸抽苔開化後,肉質根漸漸木質化並空心,失去藥用價值。當歸生產上存在嚴重的早期抽苔現象,其抽苔率達30%~50%,有的高達70%左右,有的甚至全部損失,影響了當歸生產。
影響早期抽苔率的因素因素很多,如種子的遺傳性、種子的成熟度、播種密度、移栽苗大小、氣候條件、土壤肥力等均會影響當歸的早期抽苔率。
①選留良種:為提高苗子質量降低早期抽苔率,必須在現行的三年生採種田採種,選擇種子成熟度適中、均勻的種子作播種材料。
②選擇育苗地:選擇光照日數短,陰涼濕潤,土壤疏鬆肥沃的地塊作苗床。土壤乾燥有利於早期抽苔開花,所以在育苗期間要注意遮陰,或選擇背陰的坡面。
③適時播種、起苗貯藏,合理施肥,控制苗齡和苗重。
④降低苗子貯藏溫度,如把貯藏溫度降低至0度以下時抽苔率低。
⑤化學調控:採用適宜濃度的多效唑、矮壯素、比久、青鮮素等生長抑制劑單獨或混合物在當歸葉面噴灑,可有效控制早期抽苔。

本種提示

根據從瑞典Mus.Bot.Upsaliense和瑞典Forgiftad標本館借來的H.Wolff鑑定的H.Smithno.4069的同號模式標本觀察,認為A.nitida和A.chingaiensis的形態特徵是一致的。兩者的葉緣齒上均有白色的短尖頭,有緣毛,花瓣均為淡紫色,分生果側棱翅狀,均比果體狹窄。僅A.nitida的傘輻為6-20,而A.chinghaiensis的傘輻為9-19。A.chinghaiensis的主要特徵是花柱基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分生果背稜線形,隆起,頂端有紫褐色扁平花柱基。在A.nitida的原始記載中對這些特徵未做記述,但在H.Smithno.4069的模式標本上卻明顯地存在這些形態特徵。同時二者均產於四川北部。根據以上比較,作者認為A.chinghaiensis應列為人nitida的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