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南蒙旗文化變遷研究

青海河南蒙旗文化變遷研究

《青海河南蒙旗文化變遷研究》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麗曼。

基本介紹

  • 作者:艾麗曼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 頁數:317 頁
  • 定價:48 元
  • ISBN:9787500498124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青海河南蒙旗文化變遷研究》從蒙藏歷史的接觸入手,通過對蒙藏關係史的簡單回溯,悉數蒙古族進入青海的歷史過程、社會背景,以及歷代影響青海蒙古族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事件。從文化現象的表層嬗變和族群認同的深層堅持兩方面對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的文化變遷進行了詳細考量。當地蒙古族雖然在文化認同上表現出了對藏文化的接受,但在族群身份認同上多數人保留了強烈的蒙古民族意識。由此認為,族群認同具有多重表述特徵,表現在情感認同,場景認同以及矛盾的心理認同上。在族群互動的過程中,文化涵化所導致的族群表層客觀文化特徵的消失並不意味著族群認同的單一,族群不是固定不變的,因而族群認同也將呈現出動態的變化過程。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由
第二節 相關理論回顧
第三節 相關研究述評
第四節 研究思路及本書框架
第五節 研究對象概況
上編 河曲地區蒙藏勢力的消長
第一章 蒙藏歷史接觸
第一節 蒙藏關係的開端
第二節 蒙元時期蒙藏關係的發展
第二章 明代蒙藏關係
第一節 明代在青海活動的蒙古族
第二節 西海迎佛
第三節 顧實汗統一青藏
第三章 清代蒙藏關係
第一節 清廷對蒙古的統治
第二節 羅卜藏丹津事件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青海蒙古
第一節 風雲變幻的政局
第二節 青海蒙古的凋敝
下編 表層嬗變與深層堅持
第五章 蒙古族政治組織制度的更迭
第一節 不同時期蒙古族社會的政治制度
第二節 法律制度的變化
第三節 青海蒙古族祭海會盟的演變
第四節 青海蒙古族盟旗制度的實施
第五節 盟旗制度的影響
第六章 蒙古族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不同時期蒙古族社會的經濟制度
第二節 河南蒙旗經濟制度的變化
第三節 從傳統遊牧走向定居遊牧
第七章 皈依藏傳佛教
第一節 蒙古族的早期信仰
第二節 黃教在蒙古的全面傳播
第三節 一世河南親王創建拉卜楞寺
第四節 薰染藏風的敖包祭祀
第八章 政治聯姻到族際通婚
第一節 蒙藏政治聯姻
第二節 河南蒙旗的通婚狀況
第三節 蒙藏風格參半的河南蒙古族婚俗
第九章 河南縣蒙古語的衰退與復興努力
第一節 蒙古族語言及教育發展概況
第二節 河南縣蒙古語的現狀
第三節 河南縣蒙古語教育的復興努力
第十章 表層文化的嬗變
第一節 從蒙袍到藏袍
第二節 喪葬習俗的變更
第三節 飲食習慣的變遷
第四節 節日的演變
第十一章 原生文化的重構
第一節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的成立
第二節 蒙古包的延續
第三節 蒙古服飾店的開張與困惑
第四節 那達慕的再發明
結語
附錄一 青海和碩特世系表
附錄二 顧實汗第五子伊勒都齊世系表
附錄三 蒙古各部不馴服、時常背叛、請欽定成律、以明典刑、以彰國法、並翻譯成蒙古文傳諭青海
附錄四 黃河南札薩克台吉沙拉布體禮帶兵追趕搶劫番賊,中彈斃命事由折
附錄五 譯出青海蒙占王公等原呈
附錄六 世宗實錄卷二十
附錄七 致祭海神並會盟暨查辦情形折
附錄八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