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心東部,大連最知名的商業中心。北依大連火車站,南到五惠路,西抵友好街,東至普照街,是大連規模第二大商業中心,內有全國最大的百貨集團大商集團總部以及大商下屬的大連商場、新瑪特購物休閒廣場、麥凱樂、大商家家廣場、交電公司等店鋪。青泥窪橋擁有近百年的商業傳統,是大連最有名的商業區,也是銷售額最高的商業區,主打中高端的消費群體。商業區內有大商步行街、勝利地下購物街等等,成為外地遊客來大連購物必須要逛的商業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泥窪橋
  • 外文名稱:Qingniwaqiao
  • 地理位置:遼寧省大連市中心東部,大連站南側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商業場所:勝利廣場、大商、百年城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交通信息,捷運,公交,介紹,歷史,唐代,遼金時代,清朝,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交通信息

青泥窪橋區域有中山路、長江路和五惠路三條東西走向的主幹路,以及大連捷運2號線,規劃即將建設的捷運5號線,大連市區三分之一的公交線路都路經青泥窪橋區域,交通非常便利。

捷運

大連捷運2號線在青泥窪橋商業區西側的中山路上設有青泥窪橋站,距離大連火車站600米。在友好廣場西側100米設有友好廣場站,距離大連火車站300米。

公交

青泥窪橋商業區西側,友好街與中山路交叉口附近公交站設有:1、15、16、19、23、303、405、409、411、534、708、710、901路。 站點名稱: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商業區北側,大連火車站前,公交設有:7、101、30、31、39、408、531、602路。站點名稱:大連火車站
青泥窪橋商業區東側,解放路上,設有:2、5、22、303、525、1021、1022等線路。站點名稱: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商業區南側,五惠路上,設有:11、506、707、515、517路。站點名稱:勞動公園

介紹

青泥窪橋步行街青泥窪橋步行街
1998年以前,大連的中高檔時尚百貨只有位於中山廣場附近的友誼商城一家,但隨著麥凱樂大連商場和勝利百貨的開業,後來太平洋百貨集團與百年城集團合作在青泥窪橋占有了一席之地,大連的中高檔時尚百貨企業架構初現端倪。而時尚百貨店登入大連,為大連零售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天津街的封街改造相比,高檔時尚百貨店在青泥窪橋商圈的亮相,為青泥窪橋商圈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該商圈原有的老字號百貨大連商場,也在經營中尋找新的經營方向,藉助商圈的客流優勢迅速擴張發展,在保留大連商場老店的基礎上創建了新瑪特購物休閒廣場,繼而又將經營狀態不佳的秋林改造為秋林女店,收購中興商廈改造為主打家居用品經行銷售的大商家家廣場,與日本合資開設麥凱樂商場,將先施秋林收歸旗下改造為大商男店,使青泥窪商圈在擁有高檔時尚百貨店的同時,也滿足了中低層次消費者及百姓日常消費的需要,青泥窪商圈在大連商商圈中的絕對主力地位逐步形成,青泥窪商圈已經取代了原來的天津街商圈,成為大連商業發展的最繁華區域。
青泥窪橋
目前在青泥窪商圈,麥凱樂作為大連中高檔綜合時尚百貨的成功範例,在大連所有零售百貨中占有絕對優勢;太平洋百貨以其先進的百貨管理模式,和領導年輕時尚潮流的經營方向,吸引了眾多的年輕消費者,也在該商圈也逐漸站穩了腳跟;而大連商場和新瑪特雖然在商場形象檔次上不及麥凱樂和太平洋,但由於其面對大眾消費群體,經營業種大而全,憑藉著客流優勢,成功的實現了與麥凱樂和太平洋的錯位經營。以上三種零售企業的存在為青泥窪商圈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架構基礎,青泥窪商業區成為大連對外的商業視窗,目前在大連各大商業區中營業面積和客流量僅次於西安路商業區,但是年營業額始終位居第一位。

歷史

唐代

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初年,今日青泥窪橋一帶被稱之為“三山浦”,那時就已是兵馬涌動、人聲鼎沸的鬧市了。到了唐代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三山浦這一地名又改為“青泥浦”,這是青泥窪歷史上第一個方位具體的地名。據記載,當時今青泥窪一帶曾有大片淤泥海灘,遠遠望去,滿目烏青之色,故得名青泥浦。有一位名叫賈耽的宰相在公元801年撰寫的《道里記》中,記述了路過青泥浦的情景,當時的青泥浦就已成為山東通往朝鮮航線上的重要港口。

遼金時代

到了遼金時代,由於部落爭戰,南北海運交通受阻,這裡隨即沉寂300多年。直到明代,青泥浦才重新振興起來。之後,青泥浦又易名“青泥島”、“青泥海口”,是一灣帆椅林立、居民集中的港口。明末清初,由於這裡戰事頻多,為了免遭兵災洗劫,居民紛紛逃離此地。於是,繁榮的青泥海口又荒蕪冷寂了一個多世紀。

清朝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青泥海口又陸續有人居住。到清朝末年,青泥海口易名為“青泥窪”。因為清政府將海上防務放到了大連灣,防務中心放到了旅順口和柳樹屯(今日大連灣漁港),昔日擁有海口地位的青泥海口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而滿目低洼的淤泥海灘則成為這一地名的真正含意。由此,當地居民便將這裡稱為“青泥窪”了,從而結束了延用千年的青泥浦這一地名。當時,青泥窪一帶分布兩個村莊,一個位於今大連港一帶,名為青泥東村;另一個位於今勞動公園及老動物園以西,稱為青泥西村。今勞動公園那條通海的河上架著一座木橋(位於現大連火車站西側),此橋將兩個村莊相連,這座橋便被稱為“青泥窪橋”。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青泥窪海灣開始興建碼頭、火車站和造船廠,今日大連火車站以西地區全部是當年填海改造而成的。雖然青泥窪橋已經不復存在,但青泥窪和青泥窪橋這一地名卻一直延續到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