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前身為環境工程系,始建於 1980 年,2002年更名為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現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能源與動力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專業已通過建設部本科專業評估),涉及環境科學、土建、環境安全、能源動力4個學科門類。同時還擁有環境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空調工程、市政工程三個碩士學科授予點。供熱、供燃氣、通風空調工程、市政工程兩個博士授予點。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專業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市政工程2006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現有在校生 1500 人,碩士生 152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QUT
  • 簡稱:青理工環院
  • 創辦時間:1980
  • 類別:二級學院
  • 類型:理工
  • 現任領導:黨總支書記:馬莉;院長:畢學軍
  • 本科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 地址:中國·青島市撫順路11號
  • 院校代碼:10249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專業設定,本科專業,研究生專業,教學科研,對外交流,

學院簡介

學院擁有山東省環境工程和暖通工程兩個省級重點強化實驗室;青島市新型環保技術重點實驗室;學院下設水工程技術研究所、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熱能與空調工程研究所、固廢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研究所、清潔能源與建築節能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所;學院具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和環境工程綜合設計資質;暖通工程與熱泵實驗室和化學分析檢測中心被青島市建委定點為建築行業檢測點。

師資力量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為主,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科研技術力量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學術、科研梯隊, 學院現有教工 71 人,其中教授 18 人,副教授 23 人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36 人,特聘 院士 1 人,博士生導師 2 人, 碩士生導師 30 人。

專業設定

本科專業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

研究生專業

熱能工程專業 、環境科學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專業

教學科研

學院在水污染控制與污水資源化、固體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生態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建築及列車空調與節能技術、低品位能源利用、通風除塵與空氣淨化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學院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取得了多項標誌性成果,使學科的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在省內外的競爭力顯著提高。
近年來,有 14 項研究成果共獲獎 20 項(次),“ 倒置 A/A/O 生物脫氮除磷技術 ” 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污水脫氮除磷特色技術, 2004 年鑑定為國際領先,評為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有望爭取國家獎。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 獲國家專利 21 項,其中 2005 年申報實用新型專利共 10 項。 “ 十五 ” 以來,累計推廣科技成果 10 項,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累計約 1.5 億元。開發新產品 15 項,成果轉化 12 項,創經濟效益累計達 9705 萬元,為 “ 科教興魯 ” 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公開發表論文近 1000 篇,其中國際會議論文及核心期刊 600 多篇, 40 余篇被 SCI 、 EI 、 ISTP 、 CA 檢索機構檢索。

對外交流

學院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日益活躍。 2005 年承擔了德國教育科研部與中國科技部共同合作的“針對中國城市區域半集中式綜合處理系統”項目,現該項目正進行二期項目的中試研究。學院與十餘所國際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均有海內外學者前來作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