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福建寧化靈隱寺)

靈隱寺(福建寧化靈隱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靈隱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是寧化縣湖村鎮最早的一座禪寺,坐落在岩頂山間的一塊寬敞平地上,燕僧慶善禪師雲遊與此,觀其山清水秀,堪為寺院聖地,樂而籌資興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隱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化縣湖村鎮以南五華里 岩頂山間
  • 著名景點:群山石林
    佛隱洞天
    洞壁題詩
    樽乳泉
    “西園書齋”遺址
    屯兵寨
    禪祖茅居遺址
  • 所屬國家:中國
寺廟概述,寺名演變,歷史進程,當前現狀,

寺廟概述

靈隱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是湖村最早的一座禪寺,坐落在岩頂山間的一塊寬敞平地上,燕僧慶善禪師雲遊與此,觀其山清水秀,堪為寺院聖地,樂而籌資興建。
禪寺山腳,還有一好去處——水晶洞。靈隱洞洞壁上留下的明代詩文和由7個漏斗組成的岩溶漏斗群,堪稱奇觀。當前,整個靈隱寺風景區已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所規劃的八個景區之一。
靈隱寺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周山景物、大小溶洞均十分優美,主要分布景點有:群山石林、佛隱洞天、洞壁題詩、“樽乳泉”、“西園書齋”遺址、屯兵寨和禪祖茅居遺址等。

寺名演變

靈隱寺,坐落在湖村以南五華里岩頂山間。據史料記載,曾用名有:佛隱山、佛隱岩、岩頂禪室等。相傳南宋乾道二年(1166),浙江杭州惟一禪師,授經訪友於此,閒暇與諸僧遊覽此山,視其景酷似杭州靈隱,因而更名靈隱寺,沿用至今。

歷史進程

該寺始建於宋治平年間(1064——1067),傳說有燕僧名慶善,當年雲遊至此,觀其山巒重疊、山青水秀,堪為建寺聖地,遂結茅而居。隨後在洞內構築佛殿,塑樽設壇傳誦佛經,慶善師徒不辭勞苦歷時3 年籌建,於治平四年(1067)落成。正殿飛檐雕棟,十分壯觀,用紫檀雕塑三寶佛。殿前是彌勒大佛,左右側殿分祀觀音和文殊菩薩,曲廊分布其中,廂房禪室兩直排開,膳廳可容二百多人進齋。鼎盛期住僧80 多人,田產上百擔。
順治庚寅(1650)和鹹豐戊午(1858),流寇充斥,在此築寨為營,僧尼塗炭,屢造潰賊劫掠,寺破僧遷,從此靈隱寺逐年衰落。至民國後期,寺院荒蕪。
1985 年秋,在陳姓村民的積極倡議下,四鄉信眾出錢出力,靈隱寺得以重建,經歷屆住持多年努力,靠民間布施,配套逐步完善,亭台樓閣、度假山莊接幢而起,一條從湖村直達該寺的環山公路已於2001 年開通。

當前現狀

靈隱寺現住僧尼、居士8人。86年經縣佛教協會登記,同時經市委批准列入宗教活動開放場所。2002 年6 月,靈隱寺風景區列入市招商開發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