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化縣誌

霑化縣誌

《霑化縣誌》是1995年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霑化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本書除志首序文3篇、志尾後記外,由概述、大事記、專志、人物、附錄5部分構成。專志25篇,依次為:建置、自然環境、人口、政黨·群團、政權·政協、軍事、公安·司法、勞動·人事、民政、農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財稅·金融、商業、經濟管理、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宗教·僑務、民俗、方言。

基本介紹

  • 書名:霑化縣誌
  • 作者:霑化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 出版社:濟南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1995年10月
1995版,基本信息,修志說明,2010版,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1995版

基本信息

霑化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劉榮昌 主編 宋魁武 剛傳武 王今昔 副主編
濟南齊魯書社 1995年 5000冊 900千字 599頁 彩圖 15碼 60.00元 ISBN7-5333-0482-9

修志說明

霑化修志始於明嘉靖年間。 明、清、民國共纂成縣誌9部,但刊印並得以傳世的只有3部:明萬曆《霑化縣誌》,萬曆四十七年(1619) 丁懋遜纂修;清光緒《霑化縣誌》,光緒十六年(1890)知縣聯印主修;民國《霑化縣誌》,1935年縣長梁建章主修。另外,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縣王植纂成《霑化縣誌》10卷,未刻,僅有王植序得以傳世,收入新編《霑化縣誌·附錄》。 新編《霑化縣誌》 自1982年著手,至1987年選定主編正式起步,共徵集資料400多萬字。六修篇目,五易其稿。本志上限為1840年,下限為1987年,因出版時離下限時間太長, 特在附錄中專設《資料輯存》欄目,精選下限後大事、人物、著作3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霑化縣位於山東省東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境域建置始於唐垂拱四年(688) ,取招撫境內盜匪之義,置招安鎮。宋慶曆二年(1042)升鎮為縣,金明昌六年(1195)取漢代龔遂治渤海民沾聖化之義,更招安縣為霑化縣。新中國成立後,1987年,縣境總面積2214.57平方千米, 轄3鎮、11鄉,1個辦事處,1個國營農場,443個行政村,共有人口35.91萬人。全縣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白族、鄂倫春等6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99%。 縣境域屬於魯西北沖積平原。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 縣境北部淺海屬渤海灣海區,水深16米以內的海區200多平方千米。土地資源豐富, 人均占有土地量是山東省平均水平的3.3倍,人均占有耕地為全國、全省水平的2倍以上。霑化冬棗是本縣獨有的寶貴資源。盛產對蝦、中國毛蝦、三疣梭子蟹、文蛤、 梭魚等。石油儲油區總面積1400多平方千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2/3;沿海有優質滷水,礦化度高達104克/升,可與四川黑鹵媲美。 霑化人民世代以農為本,辛勤耕作,但由於生產手段落後,水、旱、澇、鹼、潮、蝗等自然災害頻仍,長期處於貧困境地。20世紀80年代後,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搞農田水利建設,綜合治理旱、澇、鹼,進行農業區劃,因地制宜協調發展農、 林、 牧、 漁、副各業。1987年農業總產值為1.61億元,比1949年增長4倍,比1978年增長1.3倍。 工業也相應得到發展,到1987年基本形成機械、建材、造船、紡織、 軋花、食品、印刷等行業,工業總產值為7682萬元,是l949年的115倍多。隨著工農業的發展,交通建設成績顯著。國道、省道貫穿境內,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水路交通亦稱方便。城鄉貿易繁榮活躍,1987年, 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9910萬元,比1949年增長29倍。1984年以後,鄉鎮企業大發展,農村經濟結構發生變化,1987年,全縣鄉鎮企業7323家,從業人數34507人,占農村勞力總數的25%。 霑化雖立縣較晚,經濟貧困,卻不乏學者名人。明清兩代,人才輩出,先後40人登第。明代“一科四進士”傳為佳話,清代“父子二鼎甲”延譽四方,因此霑化縣被譽為“濟北詩書之藪”。20世紀30年代中期同時在北平高等學府求學的學生即有十多人,居魯北諸縣之首。其中郭本道、王學曾、羅清澤學識淵博,著書立說,頗有建樹。王哲、馮基民、宋彥人、宋中等,是早期參加中國革命的骨幹。當代名人主要有中外馳名的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專家徐榮祥,國際泳壇名人剛守林,著名畫師王本誠,山東大學教授吳開晉、張景淮等。
新編《霑化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0版

基本信息

《霑化縣誌》霑化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李向升 主編 朱瑞東 梁玉恩 王金普 副主編
北京 方誌出版社 2010年12月 1961千字 1046頁 500元
ISBN 978-7-80238-942-7/K·574

主要內容

該志為新編《霑化縣誌》續志,時間斷限為1988年至2007年。個別事件上溯至1988年前,2007年後各項事業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突出事跡續至止筆,載於附錄。
霑化縣位於山東省東北部,地處東經117°45′~118°21′,北緯37°34′~38°11′之間,東西寬53.75公里,南北長68.99公里,總面積2218平方公里。北瀕渤海,南靠濱城區,東與東營市河口區和利津縣接壤,西與陽信及無棣縣毗鄰,2007年轄6鎮4鄉1海防辦事處,440個行政村,總人口38.7萬人。
境域多為退海之地,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呈輕坡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域內草場遼闊,有天然草場4.46萬公頃,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先天優勢。縣域海岸線曲長170.5公里,灘涂面積5.64萬公頃,-15米以上淺海面積18.97萬公頃,為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及原鹽生產提供了天然條件。域內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主要分布於縣城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境內有多種礦產資源。煤蘊藏量頗豐,有待開採;石油儲量豐富,勝利油田、華北油田常年在此作業;貝殼礦藏,理論儲量約2.43億噸以上。全縣濕地面積11.86萬公頃,植被資源16科34種;陸生動物資源中,鳥類246種,昆蟲147種,獸類25種,兩棲類6種,爬行類9種;水生生物資源258種。隨著“工業興縣”戰略步伐的加快實施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出台,鹽及鹽化工企業已成為灘涂開發的熱點,霑化廣闊的灘涂和淺海域,越來越發揮出得天獨厚的優勢。
1988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3.6億元,農業總產值4.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1元。面對底子薄、自然條件差的實際,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狠抓農業生產,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支持,到1998年,霑化實現整體脫貧,摘掉了山東省最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帽子。此後,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全力推進工業經濟,以“開發黃三角,融入環渤海,打造新霑化”為目標,確立“高新技術引領,重大項目支撐,特色產業富民,開放開發助推,環保節能保障,關注民生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全縣農業經濟實現了由單一低效的傳統農業,向多元高效的特色現代農業轉變;工業經濟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單體項目向產業集群轉變;城鄉居民生活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進入21世紀以來;霑化縣堅持“工業強縣”發展戰略,全縣總體經濟實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7年,全縣實現GDP80.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25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4657元。
四大產業(冬棗、棉花、畜牧、水產,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域內耕地面積82.8萬畝。1988年,糧食總產10.19萬噸。改革初,在穩定和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雙層經營體制基礎上,積極穩妥地試行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和林地產權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在全縣實施“兩黃”(黃淮海平原、黃河三角洲)開發後,農業綜合開發以方田建設為中心,以治理旱澇鹼為重點,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突破口,大搞引蓄節排工程,溝渠路林橋涵閘站全面配套建設,推廣套用先進農業科學技術。1998年糧食總產27.25萬噸,創歷史最高產量。至2007年,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6.2億元,實施了過徒乾灌區、小開河灌區、東部聯河建閘、引黃乾渠和淤積河道清淤整治、方田化建設等一大批骨幹樞紐工程和1800餘項鄉村田間工程,開發治理土地56.5萬畝。是年,糧食產量14.69萬噸,年均增長1.6%。
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霑化冬棗產業。1989年,在下窪鎮嫁接庭院冬棗樹1050棵,種植冬棗樹1833棵。1995年2月,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冬棗樹為霑化縣樹。同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首屆特產之鄉命名大會上,霑化縣被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2002年,霑化冬棗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7年,全縣冬棗密植園面積50萬畝,冬棗總產量30萬噸,實現產值18億元,成為富民興縣的支柱產業。林業生產大力建設沿海重鹽鹼地防護林綠化試驗基地,進行檉柳、四翅濱藜、白刺、沙棗品種選育,示範區面積1萬畝,推廣面積70萬畝。 經過幾年的發展,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88年的1.2%提高到2007年的18.6%。
霑化是全國植棉百強縣之一,1988年全縣植棉35.12萬畝,皮棉總產1.83萬噸。由於棉鈴蟲等蟲災頻發及價格因素影響,1997年棉花種植面積減至13萬畝,皮棉總產0.54萬噸。在經歷了產量、價格低迷而種植面積一度減少的徘徊期後,2001年全縣植棉24.6萬畝,皮棉總產1.75萬噸。2007年,全縣棉花面積達到43萬畝,皮棉總產量3.13萬噸;實現產值5.6億元。
1988年,畜牧業產值0.58億元。1995年,縣委、縣政府確定為“畜牧年”,提出“穩定發展雞、豬,大力發展草食畜”的方針。1996年8月,霑化縣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飛播牧草示範縣,人工撒播與飛機播種牧草均獲成功,草場面積發展到57萬畝,優質飼草產量大增。2002年,霑化被批准自費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為現代化畜牧強縣建設打造了金字招牌。2007年,畜牧業產值4.83億元,年均增長16.54%。
漁業生產重點強化灘涂養殖及增養護養措施,鼓勵民眾走護養增殖和遠洋捕撈相結合路子,實行休漁期與捕撈期交替運作、不同海域交替輪捕、梯次捕撈,全面推行“以養為主,以捕為輔,聯合經營”機制,實現對渤海近海漁業資源有效保護。1992年起,嚴格文蛤采捕許可制度。2003年捕撈量7284噸,年出口創匯800萬美元。進一步提升海參、海蟄、梭子蟹、對蝦養殖科技含量,在原有蝦蟹混養等模式基礎上,重點推廣蝦蟶混養等池塘精養模式。2007年,全縣海淡水養殖面積8萬畝,漁船2512艘,水產品總產量12.76萬噸,年均增長8.14%,漁民人均純收入18082元。
農業生產緊緊圍繞特色產業,突出“政策、項目、龍頭、科技”4個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獲得省名牌產品4個、國家名牌1個,“金絲紅”牌霑化冬棗被評為全國名牌產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3個,面積7.35萬畝,建成40萬畝冬棗標準化生產基地,43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申報成功“中國綠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單位;2006年被評為綠色農業示範區。實施“陽光工程”、沼氣建設、“綠卡”計畫、測土配方施肥、棉花良種補貼等項目20餘個,申報的中國蟎害控制三氯殺蟎醇替代和工藝改進示範項目是全國惟一棉花項目示範縣。以冬棗、棉花、畜牧、水產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2007年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34.03億元,年均增長8.81%。
工業強縣,特色骨幹產業挺起縣域經濟脊樑。198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0.87億元。1995年,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大改革力度,企業圍繞增強企業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全面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和廠長、經理負責制。2001年,採取租賃、託管、兼併、合資、股份制等形式進行企業改制。在企業內部推行工效掛鈎,調整勞動結構,改革工資分配製度,實行全員風險抵押等措施,初步構起電力、生態造紙、鹽及鹽化工和食品加工四大工業框架。域內民營經濟立足資源優勢,以棗製品、冬棗貯存保鮮、水產品、牛羊肉加工等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迅速發展。2003年,個體工業戶、個體商業戶、個體運輸戶以及特色農業經濟種植戶等民營業戶達2.6萬戶,從業人員7.5萬人,營業收入64億元,上交稅金4152萬元。同年,霑化發電廠2×150MW、煒燁熱電2×12MW工程等項目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霑化億元以上大工業項目相繼入駐霑化;以海源鹽業為代表的鹽及鹽化工業和以健源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加工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冠源彩印、美東樹脂、金岳玻璃等項目相繼建成。齊明造紙、英偉紡織、生源建材等項目陸續竣工投產。齊明紙業集團利用當地棉花秸稈、蘆葦、麥草等資源作為造紙原料,產生的污水經收漿、沉澱等預處理後,封閉排入鹽鹼地種植蘆葦,形成人工蘆葦濕地,收穫的蘆葦用於造紙,經濕地處理的廢水再回用於生產。經省環保部門測定,齊明造紙廠的工業廢水達到了“零排放”標準。利用霑化發電廠燃煤產生的煤灰,建起100萬噸水泥生產及砌塊等新型建材項目。2003年5月,開工建設城東工業園。園區建設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指導思想,堅持“生產—環境—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工業園區。與此同時起步的還有城西工業園、城北工業園、沿海鹽及鹽化工工業園以及大高航空城高科技工業園等。至此,電力、鹽及鹽化工、生態造紙、食品加工、皮革加工、高新技術等六大骨幹產業框架形成。是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4.83億元。2007年,城東工業園內有40多個大中型企業落戶,累計投資金額12億元。海興船舶製造等投資過億元項目建成投產,濱州海洋化工、煒燁新能源、中海精細化工、國華風電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是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115家,工業總產值112.81億元。
市場貿易活躍繁榮。1988年後,商業系統完善承包責任制,對所屬企業進行公開招標,全員風險抵押自負盈虧,商品經營創歷史新高。1992年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經營、價格、分配、用工”四放開,徹底打破了“大鍋飯”“鐵飯碗”。正視市場疲軟、效益滑坡的局面,租殼賣瓢,抽本經營,穩妥推行“公有民營”,在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994年,率先由縣百貨公司嘗試股份制改革成功。供銷系統自1988年進行第一輪經營承包,1991年實行第二輪經營承包,1993年至1997年,根據沾政發《關於在全縣流通企業中推行“公有民營”改革的意見》,按照“抓大放小,統放結合,雙層經營”的改革思路,進一步深化對基層供銷合作社公有民營改革的嘗試,取得顯著成效。1992年全國糧價全部放開後,糧食系統迅速轉換思路,由單一經營型向多功能轉變,對縣內一些瀕臨倒閉企業實行兼併、租賃和聯合,盤活縣內閒置資產,成立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國有控股企業—霑化縣糧食收儲公司。自此,商貿流通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集體商業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個體私營商業逐步成為商業流通領域的主力軍;商業購銷方式發生巨大變化,超市、便民店、專賣店等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供應充裕,價格平穩,消費者選擇空間加大,全縣市場呈現出一派繁榮活躍的景象。1995年,全縣從事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的人員達到2.16萬人。集市貿易日趨活躍,市場不斷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至2007年,全縣共有市場42處,其中專業批發市場7處,集貿市場35處,集市貿易成交額10億元。是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2 億元,年均增長25.3%。完成服務業增加值23.9億元,年均增長15%。
對外貿易發展迅速。1995年,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當年對日本、韓國出口活文蛤250噸,實現了自營出口零的突破。1997年,外貿系統對下屬公司全部實施股份合作制改造,年內化工實現利稅70萬美元,葦簾出口30萬床。2003年出口總量3.8億元,完成自營進出口430萬美元,其中出口完成380萬美元。2005年全縣獲權企業共24家。出口由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逐步向東歐和北美發展。2007年,完成進出口7815萬美元,新增備案企業20家。
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1988年,全縣各類晴雨通車公路227.92公里,有客運汽車28輛(其中個體客車11輛),客運班線12條。2000年後,總計投資4.588億元,新建或改造農村公路917.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等級路、通客車。2007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982.3公里,擁有社會營運客車50輛,開通38條客運班線,客運周轉量8349.3萬人公里;貨運車4181輛,年公路貨運量230.1萬噸;海上運輸船隻9艘,水上貨運量130萬噸,周轉量35100萬噸公里。是年,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150.62萬元;通信業務總量11932.1萬元。程控交換容量10.7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88194戶,小靈通用戶10333戶,行動電話用戶15.93萬戶,全縣電話普及率達到66部/百人。寬頻用戶8787戶。
20年來,相繼建設了毛家窪、河貴、利國、下河等10餘座平原水庫,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用水條件明顯改善。2000年後,採取市場運作方式,共融資2.2億元,先後建成了恆業湖、清風湖及配套供水設施,使霑化總蓄水能力達到1.5億立方米,成為全省一次性蓄水最多的平原縣。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戶戶通自來水工程,實現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為徹底根除海潮威脅,20世紀90年代建成了秦口河至徒駭河全長70餘公里的防潮堤工程;21世紀初市場化運作融資1.3億元,建設沿海防潮大堤40公里,達到抗禦50年一遇海潮標準。防潮大堤的建設,拉動了北部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為“北海新區”建設提供了安全基礎保障。
霑化旅遊業以大棗園、大灘涂、大草原、大葦場、大水庫生態旅遊獨具特色。霑化冬棗生態旅遊區被命名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榮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桂冠,旅遊業前景無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的持續發展促進了人民民眾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鄉居民生活由溫飽型步入了小康型行列。隨著人民民眾經濟收入的增加,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居民家庭擁有的耐用消費品由過去的“老四件”變為“新四件”,逐步到擁有小汽車、電腦等高檔商品。2007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825元,較1978年增長93.3倍,年均增長16.9%。消費水平明顯提高,消費結構顯著改善,消費觀念驟然更新,從1978年到2007年,農民生活消費支出由84元增加到2631元,增長31倍。城鎮居民向富裕生活邁進,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700元,消費支出8087元。全縣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4657元,較1978年增長28.1倍,年均增長12.19%。居民生活水平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
科教文衛譜寫新篇章。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確保歷年教育事業費支出增幅均高於當年的財政支出水平。1988年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518萬元,1998年2590萬元, 2000年3735萬元,2003年5338萬元。2007年19121萬元。
1988年,全縣有國小415處、國中34處、普通高中3處、教師進修學校1處。1995年, 14名聾啞兒童進入聾啞學校開始接受正規教育。1997年,順利通過省政府全縣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驗收。2001年起,對農村中國小進行布局調整,共投入資金5898.43萬元,將全縣鄉鎮國中調整為18處,農村國小調整為87處,全縣學校布局更為合理。改造中國小危房10萬平方米,被評為“全省危房改造先進單位”;投資1300多萬元,從2007年春季開學起,全縣近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告別了交學雜費上學的歷史。2007年,全縣有國小71處、教學點18個、國中17處、普通高中2處、職業中專1處、成人中專1處、聾啞學校1處。
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考入各類高等院校的學生逐年增加。1983~2007年共錄取本科生4081人,1993年高考成績居地區首位。
1988~1997年,組織完成省、地、縣科技攻關、科技開發、星火計畫推廣項目289項,取得成果203項,有116項填補省內空白或達省內先進水平。全縣新技術普及率80%以上,全縣良種覆蓋率90%以上,科技進步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貢獻率達41.2%。1996年,引進利用組織培養、試管育苗、嫩枝扦插等高新技術培育發展起了獨具特色的霑化冬棗產業,使霑化冬棗由庭院栽植走向大田,實現了規模發展。1997年3月,被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自2003年起,先後發展濱奧飛機製造、煒燁熱電、慶翔金屬材料、濱州海洋化工、美東樹脂等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11月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縣”。至2007年,引進並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7.3萬人,有259項科研成果獲獎,全縣專利申請量189件。
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縣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呂劇團、電影公司、體育中學等文化事業單位為龍頭,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為樞紐,鄉村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的多層次文化體育網路。2007年,縣漁鼓戲劇團排演的漁鼓戲《審衙役》在“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暨第二屆全國小戲小品大賽中,榮膺榜首,獲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和優秀劇目獎。2004~2007年,連續舉辦了4屆民眾文化藝術節,共組織大型廣場演出100餘場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及保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書法、美術、攝影等作品在國家、省、市展評中多次獲獎。剪紙、棗木雕刻等民間藝術也得到整理和繼承,湧現出蘭尊俠、劉桂蘭等一大批民間藝人,50多個“莊戶劇團”常年活躍民間;扶持建設農村文化大院,建起集文化夜校、遠程教育站點、農家書屋、文化活動中心等於一體的農村文化大院260多個,成為農民學習知識技能、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積極組織參加省、市級體育賽事,至2007年,在省級比賽中獲金牌18枚、銀牌33枚、銅牌18枚;在全國比賽中獲金牌1枚、銀牌1枚。
衛生事業形成了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級衛生所為網點的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2005年起,全面加強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成了全縣11處鄉鎮衛生院改造任務。2007年,霑化縣被納入省級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縣,全縣參合人數287932人,參合率達86.24%。實施“農村低保、五保民心工程”,總投資800多萬元新建、改造鄉鎮養老院10處,全縣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0%。
1988年,計畫生育率與晚婚率分別為95.8%和29.2%,人口出生率16.31‰,自然增長率8.96‰。計畫生育工作基本納入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節育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的軌道,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質量相應提高。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計畫生育“三為主”先進縣。2007年,計畫生育率與晚婚率分別為97.11%和58.96%,人口出生率9.75‰,自然增長率1.54‰,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稱號。
霑化縣正處在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工業挖掘整合鹽鹼荒地寬滿、熱電充足、海洋資源豐富等優勢,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按照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品牌化要求,發展集群式產業,打造支撐型龍頭,強勢推進“5139”工程(到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企業達到5家,過10億元的10家,過億元的30家,過5000萬元的90家),南部大高高新技術、中部縣城循環經濟、北海高效生態新區“三大板塊”快速崛起。電力能源、油鹽化工、金屬材料、飛機製造、食品醫藥、皮革加工等骨幹產業規模迅速膨脹、鏈條不斷延伸。農業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堅持“重點在特色、關鍵在管理、根本在龍頭”思路,注重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四化並舉”,霑化冬棗、畜牧、水產、棉花等特色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0%。最佳化發展環境,打造良好平台。城市改造開發步伐加快,鐵路、3條高速、4條幹線路、3大港口、1個火車站、3大水庫等重點工程建設,提高了承載經濟發展的能力,使霑化成為客商青睞的投資寶地。堅持內外並舉,凝聚發展合力。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振興霑化的必由之路,採取組團式招商、小分隊招商、掛職蹲點招商等形式,拉動相關優勢產業向霑化轉移。僅2003年至2007年,全縣就引進項目660個,投資過億元項目33個、過千萬元項目170個,到位縣外資金182億元,年均增長64.4%。展望未來,信心滿懷,全縣人民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苦幹,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挖掘潛在優勢,在黃河三角洲開發中創造新的優勢,飛速發展的霑化將會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