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化窪地綿羊

霑化窪地綿羊

霑化窪地綿羊,山東省霑化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霑化窪地綿羊的突出特點是肉質好、抗逆性強、繁殖率高、耐粗飼抗病的肉毛兼用型,長期適應在低濕地帶放牧地方優良品種。羔羊肉味美鮮嫩,母羊性成熟早,發情無季節性,胎繁殖率260%以上,但其產肉性能較差。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霑化窪地綿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霑化窪地綿羊
  • 產地名稱:山東省霑化縣
  • 品質特點:肉皮兼用、肉質鮮美、多胎多羔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63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08月17日
產品特點,外貌特徵,品種性能,外在感官,內在品質,分類等級,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貌特徵

霑化窪地綿羊鼻樑微隆起,耳稍下垂,公、母羊均無角,胸較深,背腰平直,肋骨開張良好,後軀發達,四肢較矮,低身廣軀,呈長方形,中等脂尾,不過飛節。全身被毛白色,少數羊頭部有褐色或黑色斑點。
霑化窪地綿羊霑化窪地綿羊

品種性能

霑化窪地綿羊皮有一定的制裘價值。屬短脂尾羊。體重:成年公羊為60千克,母羊為40千克,6月齡公羊為26千克,母羊為24千克。被毛由細毛(51%),兩型毛(16%),有髓毛(30%),乾死毛(3%)組成。產毛量為1.5—2.0千克。春毛長7—9厘米。淨毛率為51%—55%。屠宰率為50%左右,產羔率為215%。

外在感官

霑化窪地綿羊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小,食用時味香而不膩口。

內在品質

霑化窪地綿羊的肉營養豐富且羊肉質柔軟易於消化。含鈣量比牛肉多50%,和豬肉差不多,含鐵質比牛肉多1倍多,比豬肉多2倍,膽固醇含量低,是肉食中的佳品,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聲譽。

分類等級

鮮、凍胴體羊肉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分級規格如下:
項目
一級
二級
三級
外觀及肉質
肌肉豐滿。骨骼不突出(小尾羊肩隆部之脊椎骨尖稍突出)。皮下脂肪布滿全身(脂肪層較薄),臀部脂肪豐滿
肌肉發育良好。除肩隆部及頸部脊椎骨尖稍突出外,其他部位骨骼均不突出。皮下脂肪布滿全身,肩頸部脂肪層較薄
肌肉發育一般。骨骼稍顯突出,胴體表面帶有薄層脂肪,肩部、頸部、薦部及臀部肌膜突出
胴體質量,千克
≥12
≥10
≥5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山東省霑化縣土壤類型為棕壤、褐土、潮土三大類,多為潮土,土壤鹽鹼化程度嚴重。地貌類型較多,主要有窪地、斜平地、高崗地、河灘地等多地形相間的微地貌。

水文情況

霑化縣境內主要河流有徒駭河、鉤盤河—秦口河、潮河3條幹流河道。徒駭河系境內最主要的自然河道,河段長約48.5千米(至與秦口河匯流處),流域面積533.5平方千米。鉤盤河—秦口河境內河段長約57.65千米,流域面積598.2平方千米。潮河系獨流入海河道,境內河段長約67.47千米,流域面積354.3平方千米。全縣水資源總量2.3億立方米,且水質好,pH在7.9—8.3之間,礦化度在116—508毫克/升之間,總硬度在3.3—10.8德國度之間,適於人畜飲用。縣域內工業企業廢水均達標排放。

氣候情況

霑化縣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光照時數2698.5小時,而且年內分配規律與輻射分配相一致,尤其在5、6月和9月,太陽輻射變化曲線有兩個高峰,光能基礎條件對農作物和牧草生長十分有利。年平均氣溫12.1℃,≥0℃的年積溫平均4699.6℃,無霜期193天。年平均降水量585.5毫米,水熱同季,氣候資源有效性高,適宜多種作物、牧草和畜禽的繁育、生長。
霑化地理霑化地理

歷史淵源

養羊生產是霑化人民的傳統產業,霑化窪地綿羊是霑化縣固有優勢畜種,是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窪地綿羊最早應是600多年前由內蒙古羊和阿拉伯羊雜交而成,經過幾百年的人工選育,適合長期在低洼潮濕地帶放牧。
20世紀80年代,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的專家就著手研究霑化窪地綿羊,袁鳳樓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窪地綿羊養殖村,因此,研究院以袁鳳樓村為中心,建立了組建窪地綿羊資源保護區和基礎群與核心群。建立了窪地綿羊研究推廣中心,從核心群裡面精選出來的一級標準的純種窪地綿羊。研究院派專人飼養,保護和進一步推廣純種窪地綿羊。畜牧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為了普及窪地綿羊的養殖和保護知識,在原楊柳雪鎮政府所在地(尚集鄉)舉辦了多屆賽羊會,誰養的窪地綿羊純正、漂亮,就給誰的羊佩戴大紅花,並獎勵1000塊錢以鼓勵養殖戶再養殖更多更優良的窪地綿羊。
隨著外來羊種的入侵,窪地綿羊的品種及血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窪地綿羊的原種資源也瀕臨枯竭。
1999年,窪地綿羊被列入山東省地方畜禽品種名稱認可名單和保護名錄。
2013年,為保護窪地綿羊,濱州市政協提出《關於成立窪地綿羊原種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的提案。

生產情況

2011年,霑化窪地綿羊存養量達8萬隻左右。

產品榮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霑化窪地綿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霑化窪地綿羊霑化窪地綿羊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霑化窪地綿羊分布在山東省北部霑化縣境內的富國辦事處、富源辦事處、泊頭鎮、馮家鎮、大高鎮、下窪鎮、古城鎮、黃升鄉、下河鄉、利國鄉、濱海鄉、海防辦事處等12個鄉鎮(辦事處)。現有霑化窪地綿羊18萬餘只。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17°45′—118°21′,北緯37°34′—38°11′。縣境東西寬53.75千米,南北長68.99千米,總面積2214.57平方千米。縣境域屬於魯西北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灘涂以上海拔1.6—8.4米(黃海高程),坡降約為1/70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霑化既是黃河三角洲開發的重點區域,又與北方羊肉熱銷地北京、天津、青島、濟南等大中城市相距較近,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霑化縣擁有土地332萬畝,人均占有9畝,是山東省人均土地最多的縣,其中有110萬畝耕地、130萬畝自然草場。霑化窪地綿羊抗逆性強、耐粗飼,長期適應在低濕地帶放牧。霑化縣獨特的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和飼料飼草資源為霑化窪地綿羊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霑化縣重視霑化窪地綿羊的品種選育,對該品種選育以本品種為主。高性能種公羊存欄多,農民重視選種選育,堅持自繁自養,不近親雜交,確保了本品種特有遺傳性能的穩定。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飼草飼料:以天然飼草為主,僅在大雪封地不能放牧時,酌情補飼。每隻羊每年需天然草場5畝左右,每天採食量相當於羊自身體重的10%左右。一般不補精料,只是在母羊產後、公羊配種期需補部分精料。
飲水:(黃)河水或自來水,水質符合NY5027的規定。
疫苗和使用:按免疫程式嚴格進行規定動物疫病免疫,羊群的免疫符合NY5149的規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後知徹底消毒。
獸藥和使用:治療使用藥劑時,應符合NY5148的規定。後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根據所用藥物執行休藥期。發生疾病的種羊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在治療期或達不到休藥期的不應作為食用淘汰羊出售。
羊只管理: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定期對羊只進行驅蟲、藥浴。
滅鼠、滅蚊蠅:定期定點投入滅鼠藥,及時收集死鼠及殘餘鼠藥,並做深埋處理。消除水坑等蚊蠅孽生地,定期噴灑消毒藥。
衛生消毒:選用的消毒劑應符合NY5148的規定。羊舍周圍環境定期用2%火鹼或撒生石灰消毒。每批羊只出欄後,要徹底清掃羊舍,採用噴霧、火焰消毒。定期對分娩欄、補料槽等用具進行消毒。定期進行帶羊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監測:畜牧獸醫部門依照《動物防疫法》制定監測方案,並組織實施。
病死羊處理:對可疑病羊應隔離觀察、確診。有使用價值的病羊應隔離、治療,徹底治癒後,才能歸群。因傳染病和其他需要處死的病羊,應在指定地點撲殺,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
(4)產品收穫、屠宰、捕撈及產後處理的規定。
屠宰加工:放血要完全;剝皮、去頭、蹄、內臟(腎臟除外)、大血管、
乳房、生殖器;去三腺;修割整齊,沖洗乾淨,無病變組織、無傷斑、無殘留小片皮、無浮行、無糞污、無膽污、泥污和血凝塊。
(5)生產記錄要求。健全生產記錄,記錄要準確、真實、可靠。生產記錄包括羊只來源、配種、產羔、哺乳、斷奶、增重、疫病防治、出售等,上述資料最少保留三年。

專用標誌使用

在每隻羊胴體的臀部加蓋檢疫檢驗驗訖和等級印戳,字跡應清晰,印色用食品級色素配製。銷售和運輸包裝物應標註霑化窪地綿羊標誌,並標明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產品質量、執行標準代號等級等內容。不符合本標準的產品,其產品名稱不得使用含有“霑化窪地綿羊”(包括連續或斷開)的名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