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匙吻鯨

霍氏匙吻鯨

霍氏匙吻鯨(Platalearostrum hoekmani)是被發現於荷蘭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 , 是生活於3百萬年前至2百萬年前北海的領航鯨亞科成員 , 僅只有部分吻突 , 前上頜骨 , 上頜骨及犁骨化石發現。儘管匙吻鯨屬(Platalearostrum)吻突有著領航鯨屬(Globicephala)的特徵比如前上頜骨前沿寬闊及有較短而鈍的吻突等等 , 不過匙吻鯨屬前上頜骨向上(背向)突起一點 , 使吻突背面成凹形並類似一個巨大的湯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氏匙吻鯨
  • 外文名:Platalearostrum hoekmani
  • 發現:荷蘭
  • 命名:吻突背面成凹形類似湯匙
  • :領航鯨屬
  • 體長:約6米
特點,發現,研究,歸屬,

特點

霍氏匙吻鯨是中型齒鯨類 , 體長約6米。它有較厚重的前上頜骨並向吻部腹側邊緣突出及形成非常寬而鈍的吻尖 , 吻部前部輪廓呈凹面的 , 接近吻端處有厚重的犁骨 , 上頜骨每排有六顆牙齒。霍氏匙吻鯨有半圓及凸面的上頜齒列 , 極短的聯合 , 這些特徵於齒鯨類甚為罕見且並不存在於北極地區的真海豚科成員 。
霍氏匙吻鯨霍氏匙吻鯨
由於霍氏匙吻鯨有較粗大的牙齒且牙齒數目較少 , 從霍氏匙吻鯨的吻部寬度來看它的體型已比任何現存及已滅絕的鼠海豚科成員來得大 , 因此霍氏匙吻鯨並不被認為是歸屬鼠海豚科的。霍氏匙吻鯨化石殘骸保留齒列和領航鯨屬相似 , 化石殘骸大概有六個齒槽。

發現

於荷蘭及比利時發現的霍氏匙吻鯨(化石編號為 NMR 5362), NMR 6785及數個耳外骨化石被認為是屬於生活於上新世至更新世北海一帶的類似領航鯨屬的鯨類 , 霍氏匙吻鯨也同樣被認為可以放置在逆戟鯨亞科(Orcininae) , 但它的位置歸屬還需要更完整的化石樣本及大量真海豚科化石樣本支持。
現存的領航鯨有短而結實 , 高及體積大的前額並突出於吻端外 , 根據Werth (2006)意見指出短吻突 , 鈍的頭部 , 寬頜骨都有助以抽吸原理捕食 , 領航鯨屬有較鈍的頭部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額隆 , 此外性二形態也和這特徵有關連。

研究

於對寬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的研究中 , 傾斜的吻肌及鼻栓的肌肉是牢固在前上頜骨表面並且能改變額隆形狀 , 使額隆牢固及作有效的聲納探測。於寬吻海豚中額隆及上頜鼻唇肌肯定維持強而有力及持續的接觸 , 上頜鼻唇肌固定於前上頜骨未梢具皺紋的表面 , 這看似完全成年的雄性領航鯨額隆大小及吻突才會完全成長 , 領航鯨屬前上頜骨未梢需要粗糙及開曲面才能保證上頜鼻唇肌有額外的強度及穩定性。
儘管霍氏匙吻鯨有較直及非常短的吻突 , 但總結霍氏匙吻鯨有較大的額隆並突出於吻側且具有非常堅固的吻部肌肉附著額隆尚言之過早 , 這假設只是參考2009年發現的墨西哥原領航鯨所提出的。霍氏匙吻鯨可能有不尋常大且高及呈圓頂狀的前額 , 前額且突出於吻突之外 , 霍氏匙吻鯨吻突背面的強烈凹面的特徵看似能證實存有這構造 , 但是有關霍氏匙吻鯨復原還需要更多化石發現才得以支持。

歸屬

從匙吻鯨屬特徵顯示匙吻鯨屬是劃歸領航鯨亞科 , 研究顯示逆戟鯨屬(Orcinus)並不屬於領航鯨亞科(Globicephalinae) , 領航鯨屬(Globicephala), 侏虎鯨屬(Feresa), 瑞氏海豚屬(Grampus),偽虎鯨屬(Pseudorca)及矮鰭海豚屬(Orcaella)為單源類群。逆戟鯨屬(Orcinus)則劃作逆戟鯨亞科(Orcininae) , 亞里美鯨屬(Arimidelphis) , 半全豚屬(Hemisyntrachelus)及西托克逆戟鯨(Orcinus citoniensis)則和現存的逆戟鯨有密切的關係 。
大概於上新世時期真海豚科迅速分化 , 領航鯨亞科(Globicephalinae)及逆戟鯨亞科(Orcininae)也大概於此時分道揚鑣 , 至於現存的海洋哺乳類的起源及分布也和上新世時期有莫大關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