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專題節目

電視專題節目

電視專題節目是指以文化教育,藝術,科學,人物,事件等為表現中心的電視節目,專題節目有多種表現形式,純報導式的,評論式,訪問式,或綜合形式。專題節目較一般的電視節目來說更具有集中性,專題節目對題材的選擇和報導的深入程度要求也更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視專題節目
  • 代表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九周年》,《祖國各地》,《望長城》
  • 表現中心:藝術,科學,人物,事件
  • 報導階段:1958—1966年
  • 頌揚階段:1966—1978年
  • 覺醒階段:1978—1989年
  • 紀實階段:1989年至今
發展階段,報導階段,頌揚階段,覺醒階段,紀實階段,

發展階段

按照中國電視專題節目各時期的創作特徵,我們將其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報導階段

時間:1958—1966年
從中國第一部電視專題節目誕生,到1966年“文革”開始,為中國電視專題節目發展的第一階段。
(一)中國第一部電視專題節目 誕生於1958年10月1日,是採用16毫米膠片拍攝的,片長20分鐘,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九周年》的無聲電視作品,由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記者、編輯集體創作。
(二)本階段電視專題節目的主要特點
1、這時期的電視專題節目主要是報導型的,以介紹先進典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報到領導人出訪等重要活動和重要節目為主要任務;
2、選題內容和風格形式不夠豐富;3、創作者的工作作風極為認真負責。

頌揚階段

時間:1966—1978年
“文革”開始至黨的十一展三中全會召開前,《祖國各地》欄目的開播為我國電視專題節目發展的第二個時期。這是我國推行極“左”路線最嚴重的時期。 這一階段優秀電視專題節目的突出特點是:
1、以工農業生產成就和工農業戰線新聞人物事跡為主要內容,題材相同或相近;
2、以頌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為基本主題;
3、作品的拍攝內容和人物形象比較深入、生動,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特徵。

覺醒階段

時間:1978—1989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祖國各地》開播,到1989年大型電視紀錄片《望長城》確定跟蹤紀實拍攝基調,是我國電視專題節目發展的第三階段,即覺醒階段。這是我國改革開放、思想觀念發生巨變的時期,我國的電視節目創作不論在題材、數量、種類、表現形式上,直至設備材料、人員隊伍都有空前發展。
(一)這個時期電視專題節目的主要創作手法 編導們基本上使用文學的方式跟生活達成關係,就是先有完整的文學本子,然後用比較唯美和接近古典主義的方式去完整記錄一個對象。這是典型的電視專題片的創作手法。
(二)這個時期電視專題節目的主要創作內容
1、對風光的歌頌
話說長江節目海報話說長江節目海報
在這個時期,從1978年到1983年期間,電視專題節目主要是在進行一種釋放,在思想上受到壓抑後的一種空前的釋放。這種釋放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以1983年為例,幾乎平均20天就有一集《中國名山》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在《話說長江》以後,《黃河》的製作,《唐蕃古道》的開機,以至到《話說運河》,中央電視台專題節目的製作都給人充滿活力的印象。
2、政論片的熱播。
知識界的“文化熱”使一大批文化界的人參與到電視節目製作中來。80年代後期,創作了很多大型的高屋建瓴、氣度恢弘、灑脫自如的政論片,如《長征·生命的歌》、《讓歷史告訴未來》等。
3、電視欄目逐漸成熟。
(1)1978年9月30日《祖國各地》開播,播出的內容主要是介紹我國的山川風光、名勝古蹟、民族風情,以此傳播地理、歷史、文化知識。
(2)1979年,開辦了第一個有主持人的節目《為您服務》,加強了電視的服務性。
(3)隨後,一系列為滿足民眾需求,以服務於客群的名牌欄目如《兄弟民族》、《神州風采》、《地方台50分鐘》等相繼問世。欄目的開辦,培養了一批有追求的電視編導,一大批優秀作品在這裡嶄露頭角。

紀實階段

時間:1989年至今
從《望長城》至今,是中國電視專題節目的第四階段,即紀實階段。1989年開拍,1991年播出的《望長城》是中國電視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望長城》的重要意義:
1、《望長城》的創作人員用類似於集體兵諫的方式,以一種不計後果的精神確立了全新的拍攝理念,就是紀實美學原則的確立。
2、自《望長城》開始,一種新的影像紀存形式逐漸興起。
(二)紀實美學的黃金期
1、1992年,《沙與海》,中國的紀錄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這是一個標誌;
2、1993年,紀錄片學會的成立;
3、上海台第一個紀錄片欄目《紀錄片編輯室》建立,以紀錄片工作室為口號,它的收視率曾經創造了整個上海電視台收視率的第一名;
4、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生活空間》開播,該板塊以“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為中國電視紀錄片帶來了一陣清風,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視點下移:真正把原來高高在上的視角徹底地平移下來,關注平民百姓的生活,它給觀眾傳遞的是百姓故事背後的思想、哲理以及發現的思考空間。通過講小的人物,小的故事,來體現社會大的背景。
(2)它的紀實語言、拍攝手法和創作風格也堪稱一派,一時成了各電視台效仿的對象。
5、許多大型文獻紀錄片紛紛亮相螢屏,《毛澤東》、《鄧小平》、《孫子兵法》、《百年中國》等無不以打破歷史教科書冷冰凍的面孔,以人物性格為濃墨重彩所在,以紀實風格贏得觀眾的喜愛。
(1)這些紀錄片與《生活空間》的視角大有不同,它們更多的是關注大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的人和事,關注流逝了的歷史熱點、冰點以及歷史人物和事件,關注時代變遷中的文化現象和文化處境。這些紀錄片勇敢地觸摸過去,大膽地聚焦現實,大主題、大製作,從記錄百姓生活流中脫離出來,轉向對歷史與現實的放大和張揚。
(2)文獻紀錄片的意義:這些紀錄片所要傳達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所要喚起的是人們的社會良知、歷史感知和文化良心。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這種充滿歷史激情和現實熱情的紀錄片更值得關注和肯定。
6、作者紀錄片大量出現。許多優秀的紀錄片令人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如四川電視台王海濱的《藏北人家》、中央電視台孫曾田的《最後的山神》、陳曉卿的《龍脊》、寧夏電視台康健寧的《陰陽》、湖北電視台張以慶的《英和白》等等,這些紀錄片充滿著個人化創作的色彩,具有較高的藝術美感,而且有些大膽地加入了創作者的主觀意味和個性化思考,有些還蘊涵畫面、音樂以及構思的唯美主義傾向。
7、DV紀錄片的興起。
(1)從紀錄片品質結構來看,DV紀錄片兼具《生活空間》的平民意識和個性化創作的主觀色彩。DV紀錄片的取材大多是創作者身邊熟悉的百姓故事,如楊天乙的《老頭》、王芬的《不快樂的不止一個》以及香港鳳凰衛視DV新時代推出的《我的父親母親》大賽等,都是記錄創作者身邊熟悉的人物。
(2) DV紀錄片屬於私人化的創作形式,由於每個人都可以有創作的自由,有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以及盡情地傾訴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思想感受,從而使DV紀錄片風格迥異,豐富多彩,令人百看不厭。
(3)DV的出現與其說是紀錄片運動的開始,還不如說是拍攝技術的革新和普及的結果。因此,在短時間內,DV紀錄片還不能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個性品質,仍然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發展和培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