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音樂

電腦音樂

電腦音樂是指利用電腦與音樂相關的軟體為工具製作並播放出來的音樂,它既是一種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又是一種表現音樂的技術工具。電腦音樂檔案有多種格式,如:wav檔案、mp3檔案、midi檔案、aac檔案、wma檔案、ra檔案等。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用音高和節奏來展示藝術的魅力;電腦是一種科技工具,把複雜的運算集中在一塊小小的積體電路中,用高速的衍變解脫現實的束縛。音樂和電腦結合起來就是電腦音樂,它是數碼時代的聽覺新藝術,是音樂與科技的完美結合。電腦音樂在我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20幾年的發展,到2018年已經初具規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腦音樂
  • 成就:開創了音樂行業的革命
  • 包含範疇:MIDI技術和音頻技術
  • 作用:有利於大批優秀的音樂作品出現
  • 意義:有利於音樂藝術的普及和推廣
  • 與科技的聯繫:使擁有了許多特殊音響效果的樂器
技術,發展聯繫,套用特點,作用意義,影響,

技術

電腦主要在三大方面開創了音樂行業的革命:MIDI、合成器、音頻技術、數字合成技術。
MIDI技術和音頻技術是電腦音樂大範疇中包含的兩個部分。
通過MIDI數據記錄各種音樂信息,選擇適當的音色得到真實的回放效果。用實用的MIDI編輯技巧快捷、簡便的實現音符的修改、樂譜的列印、音軌的編配等操作,將豐富的MIDI效果器運用其中得到自然的音樂感覺。所有與音樂特性有關的操作都將以MIDI方式實現。
與MIDI概念密切相關的是音源、MIDI效果器,音源是音樂發生的聲源,MIDI效果器是提高音樂製作效率的工具。
錄音是獲取音頻數據的最直接方式。錄製的數據通過各種效果器的處理,在音頻編輯軟體中進行加工,得到理想的效果,最終合成為音樂成品。
從MIDI到音頻的電腦音樂製作方式是成熟和完善的音樂製作思路。兩者基於不同的原理,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
電腦音樂的出現帶給每一個音樂人的意義是明顯的,我們的音樂靈感在一台電腦的輔助下就能快速的演變為一首音樂作品,突破樂器演奏技術的限制,實現龐大的樂隊所能帶來的宏偉效果。
越來越多的軟音源的出現使得電腦音樂更豐富,音色越完善。2018年的人們只需藉助一個音樂製作軟體加音色外掛程式就能模擬出各種樂器,音樂製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由原來的“遙不可及”變為“唾手可得”。2018年的MIDI軟體也在向"傻瓜式"風格邁進,我們只要懂得一些樂理以及音響知識,就能在上面進行譜曲創作,然後利用軟音源外掛程式對每一條音軌進行處理,從而獲得悅耳動聽,種類萬千的音樂。
資訊時代的2018年,現代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特別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套用和發展,使生產、管理等許多領域產生了跨時代的革命,這其中也包括音樂領域。現代科技與音樂藝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電腦音樂”這一新興學科,已成為許多專業音樂工作者的研究對象,並將該學科的所學套用到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成為他們工作和學習的得力助手。

發展聯繫

電腦音樂技術的發展是和現代科技的發展緊密相連的。音樂是音響的藝術,而音響是靠人聲和各種樂器來表現的,為了獲得特殊音效,獲得更多的音樂表現力,浪漫派晚期的音樂大師史特勞斯曾在自己的樂隊中加人鼓風機,以模擬風聲,個別音樂家甚至在鋼琴里放置石頭以製造特殊音響。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使音樂中樂器的概念產生了變化,出現了許多電子樂器,從而讓我們擁有了許多特殊音響效果的樂器,這些電子樂器使作曲家的創作更富想像力,作曲家可在作品中加人風聲、海浪聲,甚至採用電子合成技術,合成出自然界中本沒有的音響,從而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正不斷產生更多、更新的電子樂器和電子音樂作品。從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到2018年的全球電子音樂飛速發展,一切變化都令人目不暇接。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電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電子樂器又與電腦進一步結合,使音樂創作、演奏、製作合成、音樂教育等傳統領域產生了劃時代的變革,揭開了電腦音樂時代的新篇章。

套用特點

(一)“電腦音樂”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涉及計算機科學、音樂學、教育學、聲學等,體現了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從電腦音樂學科的特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要學好電腦音樂,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很多的,首先我們必須要掌握計算機技術和音樂知識以及技能,其次是電子技術和音響技術等。所以說電腦音樂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涉及範圍之廣在各學科中是少見的,這恰恰對21世紀的音樂工作者提出了機遇和挑戰,即我們必須在掌握好專業音樂知識的同時,也必須要學習和鑽研相關學科的知識,使之更好地為我們的工作服務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二)電腦音樂技術可以使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得到很好體現,而不是通過錄音師三度創作後的音響作品,或是演奏家、歌唱家二度創作的音響作品因為我們通常聽到的音樂作品如磁帶、CD、MP3等,都是經由演奏..唱..家、指揮家、音響導演理解加工過的作品,或許和作曲家一度創作時的原意,並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現代電腦音樂學科發展的的標準是要求每一位電腦音樂工作者必須要掌握全面的音樂製作與錄音合成技術,以達到原創音樂風格與實際音響效果的和諧統一。
(三)電腦音樂技術可廣泛套用於音樂教育、教學領域,並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和聲》、《作曲》、《配器》、《曲式分析》等專業理論課程的講授和作業批改等傳統教學環節,大多數是“紙上談兵”,相當多的是純理論教學,而這一切對於“聽覺的藝術”、“音響的藝術”—音樂來說,沒有音響的講解是缺乏說服力的,而電腦音樂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音樂教學成為可能,我們可製作出圖、文、音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套用電腦音樂技術來對這些課程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可以想像這一切對於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如批改作業這一教學環節,教師可用電腦音樂製作系統,輸人樂譜的各聲部,並用電腦顯示器或投影儀將樂譜提供給學生,並在批改的過程中,讓學生聽到修改後的習題的音響,並講解怎樣才能獲得更好的音響效果和符合音樂規範,最後教師可將好的作業、作品,當然也可以包括失敗、錯誤的作品保存到軟碟中,形成專門的習題資料庫,並隨時出成樂譜和音響,作為範例調用,可省去大量的板書時間,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益。
此外,可考慮建立電腦音樂教室對學生進行演奏和素質訓練以及作品立體式欣賞,進行一種可視、可聽、可操作的多媒體教學。
心理學研究證明,提高教學效果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情感、思維等多種心理因素,而在教學領域中使用電腦多媒體技術,便是這一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套用,可大大增進我們的教學效果。我們可將電腦音樂技術套用於如下課程建設:鍵盤集體課教學、視唱練耳教學、專業理論課教學(和聲、音樂史、欣賞、作曲、配器、曲式、復調等);電腦音樂製作課程教學。由於電腦音樂教室使用了專門的....班分配裝置,可使學生共享教師資源,提高了辦學效益,同時這種可視、可聽、可操作的多媒體形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學習興趣更濃厚,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國家大力提倡轉變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2018年,將高科技手段套用於教學是極其重要的。
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工作方式的高效率、高效益。隨著現代音樂教育的需要和商業音樂需求的增加,為專業音樂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而“電腦音樂”則成為這一時代的驕子。但是,我們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巫待解決的矛盾即電腦音樂專業人才的短缺。
2018年,存在著影響該學科發展的狀況是..掌握電腦音樂技術的音樂人大多數屬於自學成才,技術保密且單兵作戰,從而影響了電腦音樂的發展。
因此,高校藝術系科應把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課題來抓,各高校可考慮設定相應的專業或修改專業教學計畫,在課程設定中增加電腦音樂製作的相關課程,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及現代音樂教育工作的需要。2018年該類型人才在市場上是緊缺的,他們可廣泛套用於電台、電視台、學校、文藝團體等。
社會需求產生新的職業並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該學科使更多的人可參與音樂,並給我們每一個人以機遇和挑戰,這完全得益於2018年的高科技發展。讓我們重視電腦音樂學,重視電腦音樂專業人才的教育與培訓,相信通過專業音樂工作者的努力,電腦音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作用意義

電腦音樂技術可廣泛套用於音樂創作、音樂教育、樂譜製作等工作中,並對傳統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電腦音樂技術的套用使得音樂的創作、製作的效率成倍提高,有利於大批優秀的音樂作品出現。
2018年大量的廣告音樂、影視作品配樂等都是採用電腦音樂技術製作的。2018年我們可以使用電腦音樂製作系統快捷地製作出舞蹈伴奏、歌曲伴奏磁帶或CD、MP3,甚至可供電台、電視台使用的專業級音響作品,為文藝演出、音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用電腦製作所形成的音樂作品是以數字格式檔案..標準midi格式檔案..存儲的,可快捷地傳送上網與全球的音樂人交流,這一切都是全新的思維、全新的學習和工作方式。2018年越來越多的專業音樂工作者正努力投身到電腦音樂中來,越來越多的作曲家直接參與到音樂製作領域中,這使音樂創作領域和音樂製作領域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正逐步走向一體化。
這些變化對於我們的音樂事業是非常可喜的,因為效率的提高有利於大量優秀作品的出現,使更多的人包括電腦愛好者、音樂愛好者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生活中來,使“曲高”不再“和寡”。作曲、演奏等等對於普通人來說已不再神秘,人人可直接參與音樂的創作和製作,可以將自己的情感用音樂表達出來並使之成為音響。能聆聽、欣賞自己親手製作的音樂作品的感受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或許成為音樂家是一個夢,但現代科技可使這一美夢成為現實。這有利於音樂藝術的普及和推廣,對推動音樂事業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影響

傳統的音樂創作直到作品成為音響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作曲家哼唱或在琴上彈奏主題旋律,然後安排主題的發展手法和樂曲結構,並在反覆彈唱中不斷改寫,最終定稿形成曲譜。我們稱此過程為一度創作。然後作曲家將樂譜交給樂隊演奏、排練,形成音響。由於其中含有演奏家和指揮家的理解、演繹的過程,所以我們稱此過程為作品的二度創作。如果要將樂譜成為記錄在CD、磁帶等介質上的音響形式,則還要使用音響錄音設備,請錄音師與樂隊合作錄製。該過程又出現了錄音師對作品的理解和勞動,所以我們可把這一過程稱為三度創作。這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需多方位合作的一項工程。
這種過程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即經過幾度創作後,其最終的音響可能會與作曲家的原意產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而電腦音樂的出現則使這一傳統工作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轉變。2018年隨著電腦音樂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即“一體化音樂製作人”,指的便是將上述工作一體化獨立完成的音樂工作者。他們的工作方式是以電腦音樂系統為工具,構思主題旋律;在電腦音樂軟體中安排和設定樂隊配置以及樂曲速度等;將所作樂曲用計算機鍵盤或專門的MIDI鍵盤等輸人設備輸人計算機;用電腦編輯樂曲,製作人可一邊聽音響效果一邊修改樂曲,直到滿意為止。這可是多少作曲家夢寐以求的,過去許多作曲家甚至一生都無緣聽到自己所創作的作品的音響形式,或許,那些無法演奏的被記錄在譜紙上的音符是終生的憾事。此外,電腦音樂的編輯功能之強大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在電腦中我們可以像使用文字處理軟體WORD那樣,隨意地編輯音高、速度、力度、聲像以及音量等各項處理工作。最後,用錄音設備將音響錄製成磁帶、CD、MP3,所作的樂曲曲譜可從印表機直接輸出,樂譜輸出的解析度完全可與正式出版物相媲美。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系統的、全新的、高效的一體化音樂工作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