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測量誤差

電磁量的測量值與其真值之差。又稱絕對誤差。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真值之比稱相對誤差。電磁測量儀表的測量誤差與儀表量程的上限值之比為儀表的引用誤差,用於表征此儀表的準確度級別。 \n 在電磁測量中,由於人們的認識與客觀事物間存在差異,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測量誤差主要來源於以下因素:①儀器的製造、安裝、調整等不完全符合要求;②測量條件(如溫度、外界電磁場、交流電波形和頻率等)未能滿足構想的測量要求;③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如讀數不準,讀數方法不當等);④測量方法不完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誤差可以消除或減小,但新發現的誤差又會成為研究對象。18世紀末德國科學家C.F.高斯引入誤差的常態分配,使誤差理論的研究成為一門科學。20世紀初,小樣本分布的研究,使誤差理論進入實際套用領域。電磁測量中的誤差研究可用於正確處理數據,恰當地評定測量結果,合理選擇電磁測量儀器,因而在電磁測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磁測量誤差
  • 定義:電磁量的測量值與其真值之差
  • 別稱:絕對誤差
  • 相對誤差: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真值之比
正文,

正文


誤差分類和特性  誤差按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和疏失誤差。系統誤差指固定不變的或服從某一確定規律的誤差。減少系統誤差的辦法有:①改善實驗設計,改進實驗設備和條件,採用設計好的最佳化操作步驟;②用數據處理方法引入修正值修正誤差。偶然誤差指單次測量時誤差可大可小、可正可負,經多次測量後誤差的平均值趨於零的誤差。偶然誤差一般服從常態分配,具有以下4個特性:①單峰性。絕對值小的誤差出現的機率比絕對值大的誤差出現的機率大。②對稱性。絕對值相等的正誤差和負誤差出現的機率相等。③有界性。在一定的測量條件下,誤差的絕對值實際上不超過一定界限。④抵償性。誤差的算術平均值隨測量次數增多趨於零。為了減少偶然誤差,可以增加測量次數,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也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處理測量數據。疏失誤差指測量人員在操作中,由於疏忽和失誤而引起的誤差。減少此項誤差依靠提高測量人員的素質和操作的規範化。在處理測量數據時,也可通過數學方法將有此種誤差的數據予以剔除。
另外,在電磁測量中還有基本誤差和附加誤差。前者指在規定條件下進行測量時,因儀表本身結構和製作不完善引起的誤差(如活動部分因軸承的摩擦以及刻度劃分不準等引起的);後者指在非正常工作條件下進行測量時引起的誤差。可通過改進儀表結構和改善測量條件來消除這兩種誤差。
在現代電力系統中,複雜的調控系統已將具有測量功能的檢測元件與具有調控功能的執行元件融為一體。在這種系統中,檢測得到的信號在傳遞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滯後。滯後過程影響調控的執行,從廣義上講,這也是一種測量誤差。此外,複雜的調控系統還會產生數字量化誤差。通常可通過滯後過程的預估和控制技術進行檢測元件遲後的預測和控制,以達到削減滯後的目的。
誤差的表述  在同一條件下進行n次測量時,各次的誤差δ1,δ2,…,δn不相同。為表述該條件下的誤差值,引進了如下幾種表達方法。
①標準差: 
②平均誤差: 
③或然誤差:δi絕對值從小到大排列的居中者。
④極限誤差:δi絕對值實際不超過的界限。
20世紀60年代以來,誤差研究中引入了不確定度概念,指的是測量結果附近包含真值的一個範圍,用以評定真值的活動區域。因為實際工作中測量結果是可以得到的,其不確定度的表征值(標準差或其標準差的n倍)可以得出,所以,不確定度是可以掌握的。誤差定義中講的真值常常很難得到,因此誤差也很難得到。實際測量結果的誤差常常是指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具有更實際的意義。
參考書目
劉智敏:《誤差與數據處理》,原子能出版社,北京, 19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