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二極體

電子二極體

電子二極體,也叫真空二極體。只具有一個陰極與一個陽極(板極)的電子管。它是靠被燈絲加熱的陰極發射電子導電的,因為燈絲有熱損耗,所以效率比半導體二極體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二極體
  • 外文名:Electron Diode
  • 特    點:感測器輸出信號為電荷
  • 分    類:放大器
  • 優    點:頻頻寬、靈敏度高
簡介,原理,真空管與半導體二極體,發展,電子管,

簡介

具有單嚮導電性能,即陽極電位高於陰極時,陰極發射的電子在電場的作用下,向陽極運動形成電子流。而陰極電壓比陽極高時,電子所受到的電場力是將電子拉回陰極的,不能產生電流,一般用於整流與檢波,有真空與充氣(充有惰性氣體)兩種電子二極體。充氣二極體也可以做穩壓、指示、控制之用。

原理

現代的真空管共由4種基本構件組成:極對燈絲(Filament) (加熱用)、陰極(Cathode)、柵極(Grid)和陽極(Anode)。當極對燈絲連上電壓對陰極加熱,激發陰極電子通過柵極打在陽極上。通過這樣的電子流,電子管可以將較小的交流電放大成較強的信號,實現信號放大功能。在信號放大的同時,通過控制柵極電壓可以控制電子流量,因而獲得所需的電子特性。
PN接合二極體是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互相結合所構成。PN接合區彼此的電子和電洞相互抵銷,造成主要載子不足,形成空乏層。在空乏層內N型側帶正電,P型側帶負電,因此內部產生一個靜電場,空乏層的兩端存在電位差。但是如果讓兩端的載子再結合的話,兩端的電壓差則會變成零。

真空管與半導體二極體

二極體具有陽極(anode)和陰極(cathode)兩個端子(這些用語是來自於真空管),電流只能往單一方向流動。也就是說,電流可以從陽極流向陰極,不能從陰極流向陽極。這種作用就被稱之為整流作用。而在真空管內,藉由電極之間加上的電壓讓熱電子從陰極到達陽極,因而有整流的作用。 半導體二極體中,有利用P型和N型兩種半導體接合面的PN接合效應,也有利用金屬與半導體接合產生的肖特基效應達成整流作用的類型。若是PN接合型的二極體,在P型側就是陽極,N型側則是陰極。
真空二極體的最重要特點是單嚮導電性,可以用於檢波和整流。在半導體二極體發明之前,人們首先有了真空二極體。

發展

電子管又稱真空管,它是電子設備工作的心臟,電子管的發展又是電子工業發展的起點。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是英國弗萊明發明的二極體。
1882年,弗萊明曾擔任愛迪生電光公司技術顧問。1884年,弗萊明出訪美國時拜會了愛迪生,共同討論了電發光的問題。愛迪生向弗萊明展示了一年前他在進行白熾燈研究時,發現的一個有趣現象(人們稱之為愛迪生效應):把一根電極密封在碳絲燈泡內,靠近燈絲,當電流通過燈絲使之發熱時,金屬板極上就有電流流過。愛迪生進一步試驗讓板極通過電流計與燈絲的陽極相連時有電流,而與燈絲陰極相連時則沒有電流。
弗萊明對這一現象非常感興趣,回國後,他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認為:在燈絲板極之間的空間是電的單行路。
1896年,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成立,弗萊明被聘為顧問。在研究改進無線電報接收機中的檢波器時,他就構想採用愛迪生效應進行檢波。弗萊明在真空玻璃管內封裝入兩個金屬片,給陽極板加上高頻交變電壓後,出現了愛迪生效應,在交流電通過這個裝置時被變成了直流電。弗萊明把這種裝有兩個電極的管子叫作真空二極體,它具有整流和檢波兩種作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隻電子器件。弗萊明將此項發明用於無線電檢波,並於1904年11月16日在英國取得專利。

電子管

電子管又稱「真空管」 (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內部抽真空,以利於游離電子的流動,也可有效降低燈絲的氧化損耗。二極體、三極體、五極管,從字面意義代表電子管內部基本「極」的數量。電子管擁有三個最基本的極,第一是「陰極」(Cathode,以K代表):陰極當然是陰性的,它是釋放出電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塊金屬板或是燈絲本身,當燈絲加熱金屬板時,電子就會游離而出,散布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里。第二個極是「屏極」(Plate,以P代表),基本上它是電子管最外圍的金屬板,眼睛見到電子管最外層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屬板,通常就是屏極。屏極連線正電壓,它負責吸引從陰極散發出來的電子(利用異性相吸的原理),作為電子游離旅行的終點。第三個極為「柵極」(Gird,以G代表),從構造看來,它猶如一圈圈的細線圈,就如同柵欄一般,固定在陰極與屏極之間,電子流必須通過柵極而到屏極,在柵極之間通電壓,可以控制電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一個水龍頭一般,具有流通與阻擋的功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