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定位

有些水生動物不依靠視覺、聽覺,而依靠自身放電在周圍形成電場,當附近有導體和不良導體存在時,該電場便產生歪斜,從而由感知這種歪斜進行定位,此稱為電場定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場定位
  • 外文名:oientation by electric fields
  • 提出:利斯曼
  • 地區:非洲
電場定位 oientation by electric fields
據今所知,利斯曼(H.W.Lissmann)在非洲發現的淡水小形弱電魚就有這種能力,這些魚類是裸背鰻科(Gymmolidae)、長頜魚科(Mormyridae)和裸臀魚科中的種類。這些魚都具有由體側肌變形產生的發電器官,不斷地發出電脈衝,其放電頻率從每秒幾次到幾百次不等,大多是恆定的,在其周圍水域中形成電場。這种放電的接受部分是魚的一種側線器,屬於壺腹(amPullary or-gan)或罈狀器(tuberous organ),它們的電感受性達0.1—100微伏(μV)/厘米。側線神經纖維的放電與發電器官的持續放電是一致的,一般說來,當良導體接近時,這种放電隨接近程度而減少;當不良導體靠近時,隨接近程度而增加。即預先形成的電場一旦產生歪斜,立即為體側廣泛分布著的電感受器所感知,將信息傳至中樞,改變放電頻率,這時在中樞神經內就可能印有個體周圍水域的情況。電感受細胞與機械感受細胞不同,它沒有感覺毛,但像海豚用超音波定位(同聲定位)的情況—樣是利用聽側線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