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工業

我國的雷達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型工業,在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廣大科技人員五十年的不懈努力,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維修、仿製到自行研製的發展歷程,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攀高峰,開拓創業”的發展道路,在全國相繼建成了一百多個雷達研究機構和生產工廠,研製、生產了多種門類、幾百個型號的軍用和軍民兩用雷達,促進了我國信息產業技術的發展,生產的雷達裝備了我國陸、海、空部隊和國民經濟部門,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國土防空、武器配套、發展尖端武器和國民經濟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達工業
  • 外文名:Radar Industry
歷史,引申,涵義,

歷史

解放前,舊中國電子工業十分落後,雷達工業幾乎是空白。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日軍在二次大戰期間遺留的100多部雷達(大部分已損壞),1946年在南京建立了“特種電信器材修理所”。1950年改為雷達研究所,人員只有100多人。後又改名為“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屬軍委通信部領導。通過擴充和擴建,成為我國第一支從事雷達工作的隊伍。50年代國家在十餘所高等院校和一批中等專業技術學校開設了雷達專業課程,這些學校成為培養雷達專業人才的搖籃。60年代,成立了國防部第十研究院,即軍事無線電電子學研究院,領導雷達和有關電子技術研究,當時已有18個研究所,對雷達研製形成了從元器件到雷達整機的綜合研製力量,雷達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文化大革命”給雷達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使雷達工業的素質和管理水平全面下降,與國際雷達先進技術的差距又拉大了。這個時期盲目地大搞三線建設,除少數工廠外,大部分未能發揮生產能力,造成了極大浪費。儘管當時工作相當困難,由於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央專門委員會的支持和一批骨幹廠、所職工的努力,以及“文革”前的科研技術儲備,雷達工業仍為國防提供了一批裝備,基本滿足了當時國土防空的需要,並為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發射及核子彈、氫彈試驗提供了成套測控裝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雷達工業進入新的轉折時期,長期以軍品為主的雷達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要貫徹“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保軍轉民方針,走改革開放之路,深化內部改革,實施競爭激勵機制,這樣極大地鼓勵和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使我國的雷達研製水平有了更長足的發展,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而且在出口方面也開拓了較大市場。雷達工業正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發展的新路子。

引申

解放前,舊中國電子工業十分落後,雷達工業幾乎是空白。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日軍在二次大戰期間遺留的100多部雷達(大部分已損壞)
1946年在南京建立了“特種電信器材修理所”。
1950年改為雷達研究所,人員只有100多人。後又改名為“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屬軍委通信部領導。通過擴充和擴建,成為我國第一支從事雷達工作的隊伍。
50年代國家在十餘所高等院校和一批中等專業技術學校開設了雷達專業課程,這些學校成為培養雷達專業人才的搖籃。
60年代,成立了國防部第十研究院,即軍事無線電電子學研究院,領導雷達和有關電子技術研究,當時已有18個研究所,對雷達研製形成了從元器件到雷達整機的綜合研製力量,雷達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文化大革命”給雷達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使雷達工業的素質和管理水平全面下降,與國際雷達先進技術的差距又拉大了。這個時期盲目地大搞三線建設,除少數工廠外,大部分未能發揮生產能力,造成了極大浪費。儘管當時工作相當困難,由於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央專門委員會的支持和一批骨幹廠、所職工的努力,以及“文革”前的科研技術儲備,雷達工業仍為國防提供了一批裝備,基本滿足了當時國土防空的需要,並為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發射及核子彈、氫彈試驗提供了成套測控裝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雷達工業進入新的轉折時期,長期以軍品為主的雷達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要貫徹“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保軍轉民方針,走改革開放之路,深化內部改革,實施競爭激勵機制,這樣極大地鼓勵和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使我國的雷達研製水平有了更長足的發展,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而且在出口方面也開拓了較大市場。雷達工業正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發展的新路子。

涵義

我國的雷達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型工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