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拉戲

雷琴拉戲

雷琴拉戲是天津市的曲藝曲種之一。雷琴是一件年輕而獨特的中國拉弦樂器,它的發明者是長期在天津生活工作的曲藝演奏家王殿玉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琴拉戲
  • 所屬地區:天津
  • 遺產編號:Ⅷ-4
  • 遺產類別:曲藝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天津市曲藝團
遺產級別: 市

詳細介紹

王殿玉(1899~1964),出生在山東鄆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8歲時因病雙目失明,
9歲拜師學彈三弦,表演名叫“瞎腔”的民間說唱。憑著超人的勤奮和對音樂天然的敏銳,他還學會了古箏、四胡、揚琴、墜琴等多種民族樂器的演奏。鄆城是音樂之鄉,各種民間器樂樂種、曲藝曲種滋養著王殿玉。15歲時,王氏已成為“二夾弦”戲班的墜琴琴師,開始了專業藝人的飄零生活。1920年,王殿玉來到天津從藝,後又先後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演出,聲名大振,被譽為“絲弦聖手”。1951年,王殿玉正式加入天津“紅風曲藝社”的工作,1953年轉入天津市曲藝工作團,直到去世。
大約從20歲開始,王殿玉開始主攻“拉戲”。最初,他採用墜琴拉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戲曲唱腔。逐漸地,為了更好地表現音樂內容、更逼真地模仿各種音響,王氏嘗試著對墜琴進行大膽改革。經過不斷的改進與實踐,墜琴被加長了琴桿,加大了琴筒,並在琴筒上蒙以適當厚度的蟒皮,一種音色接近人聲的新型拉弦樂器就此誕生了。同時,與此相適應的一整套新的演奏方法也在逐步完善。1953年,王殿玉經與趙玉齋、韓鳳田、宋東安等弟子商議,才將這種樂器正式定名為“雷琴”。
“雷琴拉戲”是一種介於音樂和曲藝之間的獨特的器樂樣式。它是器樂演奏,卻又帶有相聲里“學”及“口技”模仿的明顯痕跡。王殿玉演奏的雷琴不僅可以通過各種弓法、指法、弦法及力度的變化,將各種戲曲唱腔、民歌小調以及人的哭、笑、對話、各種動物的鳴叫、各種自然界的音響模仿得惟妙惟肖,還能仿奏出笙、管、嗩吶、提琴、小號、鑼鼓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這正是不少觀眾對其頗感興趣的關鍵。就“拉戲”而論,王氏通過雷琴可以模仿各個劇種、曲種、各種角色、流派的唱腔,無論是京劇《二進宮》、評劇《劉巧兒》,還是豫劇《朝陽溝》,聽來確有“亂真”之感。王氏還能演奏《念故鄉》、《幽默曲》等外國小曲及《漁光曲》、《四季歌》等電影新曲,中外聽眾莫不嘆服。
“雷琴拉戲”仍不時活躍在各地的舞台上。解放前就開始從王殿玉學藝的宋東安先生,雖然已是古稀之年,還常常出現於津門舞台上。他不僅繼承了先師過人的基本技巧和模仿技能,還在演奏劇種、曲種及樂隊的伴奏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他的演奏更偏重音樂情感及內心世界的刻畫,他所編曲演奏的《農家樂》、《故鄉歡歌》等,都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和美的享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