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朗族

雷朗族為台灣原住民之一支,歸類為平埔族。主要分布在台北縣、中和、三峽一帶,及桃園縣一些地區。以魚獵、種薯等方式維生,大至在大台北盆地西部、南部和桃園一帶的水陸地域活動。大約在清朝乾隆時期前後,被陸續前來墾拓的福建移民所衝散,族群現已絕跡,可能已和漢民族同化在一塊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朗族
  • 外文名:Luilang
  • 地區:台灣
  • 歸類:平埔族
簡介,分支,園區,文化藝術觀念,歷史起源,

簡介

距今2000年到1400年前,台灣北部淡水河兩岸,住有兩大族群,北岸和基隆河流域為凱達格蘭族,南岸到林口南崁為雷朗族。他們依山傍水,與自然融合,過著蓬萊仙島的世外桃源生活。雖然近四百年來世局變化,人事更迭,然而不變的是巍巍的大屯和觀音山群,依舊環護著浩浩蕩蕩的淡水河!千萬年綿延的是山和水的擁抱,水和山的對話…雷朗的傳奇絮絮不斷,代代相傳。

分支

雷朗族,之前將其歸為凱達格蘭族的一支,兩族地域區別為淡水河北岸和基隆河流域為凱達格蘭族的分布區,淡水河南岸到林口、南崁,及新店溪以南為雷朗族分布區。其主要的部落包括有雷朗、里族、擺接、月武(月勞)灣、大浪泵、秀朗社、坑子社,南崁社等社群,而在大台北盆地加上凱達格蘭族的部落大約有二十三社之多。

園區

秉承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架設各項探索設施如:攀岩,射箭,獨木橋,繩梯...等,規則一系列人我關懷與自我挑戰的體驗課程,透過操作、探索體驗、對話與省思,使參與者身心靈得到平衡與提升!
在園區入口處,有幾棵大榕樹,下面用碎石子鋪設而成之公園,有數個盪鞦韆,讓民眾遊玩;旁邊還有驚險刺激的高空垂降、攀岩場及一間咖啡館,讓民眾多了不同的選擇與體驗。

文化藝術觀念

台灣原住民所發展出來的文化藝術有:陶器、涼麵、織布/編織、獵首、雕刻等。台灣原住各族所發展出的藝術,皆有自己特色。

歷史起源

林口台地為雷朗族居住之地,由於魚獵及火耕生活方式的影響,使得林口台地景觀是屬於長草的原始景觀。
雷朗族日本史學家小川尚義用台北東園的〈雷〉里社及中和的秀〈朗〉社,結合兩個蕃社取一字種〈雷朗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