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鄉(德化縣雷鋒鄉)

雷峰鄉(德化縣雷鋒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雷峰鄉位於德化縣中南部,因境內的大雷山而得名,鎮址雷峰村,距德化城關16公里。全鎮土地總面積162.4平方公里,分127個自然村,設14個村民委員會,135個村民小組。1999年末人口1.72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畲族人口約120人,海外華僑5000多人。是國家級生態鄉、浙江十大最美鄉鎮之一、治水美鎮浙江樣本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雷峰鄉
  • 外文名稱:LeiFe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德化縣
  • 下轄地區:14個村民委員會,127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雷峰村
  • 地理位置德化縣中南部
  • 面積:162.4平方公里
  • 人口:1.72萬人
  • 方言:閩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宋窯遺址
  • 榮譽:國家級生態鄉,浙江十大最美鄉鎮
簡介,氣候,歷史沿革,文化,林業礦產,經濟,基礎設施,發展,

簡介

雷峰鄉是國家級生態鄉、浙江十大最美鄉鎮之一、治水美鎮浙江樣本之一,地處天台西南部,與臨海、仙居相鄰,因境內的大雷山而得名,鄉內生態文化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宜人。全鄉下轄崔岙、祥塘、祥和三個辦事處,共17個行政村,5251戶,1.6萬人口,總面積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08畝,山林面積9.6萬畝。茶葉、蜜梨、紅朱柿、板栗、迎慶桃、楊梅、野放雞等七大特色產業已形成規模,以美麗鄉村、千年古窯、雷峰漂流為亮點的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開創了良好局面,全鄉經濟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雷峰鄉以原生態環境,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打造慢生活體驗區,境內山丘亘綿、群山相連、峰巒疊嶂,整個地域構成畚基式地形地貌,一路風景如畫,移步換景。鄉內景區有:宋窯遺址、千年樂安官道、雷峰十里峽谷漂流。

氣候

雷峰景色秀麗,奇峰兀立,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20℃,無霜期常在260天左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歷史沿革

雷峰宋代時移人定居的方姓,其祖姓雷,居於莆田梅峰。為紀念先人姓雷及居地梅峰,乃稱遷居地為雷峰,後沿用為鄉名。雷峰開發於唐末,唐時屬歸德場,宋、明時屬德化永寧鄉清泰里,清時屬清泰里峰魁社和肖坑社(後改為奎光社),李溪、潘祠、瑞坂屬李山社,1935年編查保甲隸屬第二區,1939年撤區廢聯保建鄉,蕉溪、雷峰、肖坑屬西南鄉,李溪、瑞坂、上寨、雙芹、薦解屬瑞上鄉。解放初屬第二區,1956年設雷峰區,1958年成立雷峰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雷峰鄉,1992年5月撤鄉建鎮。

文化

雷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宋鹹淳十年至十七年,雷峰長基村石城蘇十萬為首組織的農民起義軍,召集起義軍上萬人抗拒封建統治者,盡大義、立大節,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被稱為“蘇王”。繼後突出的代表有:清朝的方以鎮、周建雲、方清芳、吳宣;民國的鄭靖、羅信爾、方如玉等文人,科技巧匠陳膽;現代傑出代表人物著名的音樂家羅浪(又名羅南傳),曾任中央軍樂團團長,開國大典任軍樂團及聯合樂團總指揮,副軍級幹部。

林業礦產

雷峰林業、礦藏資源豐富。全鎮林地面積20.5萬畝,林木蓄積量45萬立方米,毛竹面積3.09萬畝;礦藏以石材、瓷土礦為主,還有少量的稀有金屬。蕉溪獨特的天然溫泉水溫在52℃至75℃之間,出水量較大。1998年初,完成溫泉水引入城區工程。

經濟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2.9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25億元,農業產值0.72億元,糧食總產量8544噸。農業和林業是全鎮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近年來,雷峰鎮十分重視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種養業。全鎮已有毛竹林、果林十萬多畝。食用菌、畜牧養殖、特種動物養殖也取得較大發展,成為全縣種養的重點鄉鎮之一。其中美國青蛙養殖規模、產量均居全縣首位,建有養蛙場13處,養殖面積8467平方米,產量38噸。
鄉鎮企業發展較快。現有工業企業70多家,以陶瓷建材(磚)、小水電竹木加工等為主要行業,企業生產連續幾年被縣評為先進鄉鎮。

基礎設施

拓寬提級改造公路29公里,鋪設柏油路面34公里和水泥路11公里,建成移動通信基站2個,實現村村通電話;新建小水電站3座,新增裝機900千瓦,架設10千伏線路11.2公里,全鎮水電站16座,總裝機容量4430千瓦,年發電0.22億千瓦時;完成7所國小校舍、中學綜合樓學生宿舍樓的基建以及1所國小的擴建;完成14個村的新村建設規劃。3年來,共投入1600萬元,拆除舊房309座4.9萬平方米,新建住房353座6.3萬平方米。

發展

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最佳化資源配置,雷峰鎮大力開發集鎮和中心村建設,並實施了“移民工程”。現已完成鎮區第一、二期商住房建設、500米路燈安裝,正在進行鎮區公路拓寬改道。出台優惠政策把本鎮和外鎮偏遠村落農民移居到中心村來。至1999年底,僅朱紫村就遷入200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