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夏澤

雷夏澤

雷夏澤,亦作雷澤。故址在山東菏澤市東北。《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漁雷澤”,即此。北魏時“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宋代起,黃河經常在曹、濮一帶潰決,黃河泥沙不點淤積,湖遂淤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夏澤
  • 別名:雷澤
上古之澤,雷澤方位,水域面積,水域變遷,

上古之澤

雷夏澤又名雷澤。故址在山東菏澤市東北。《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漁雷澤”,即此。北魏時“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宋代起,黃河經常在曹、濮一帶潰決,黃河泥沙不點淤積,湖遂淤涸。
雷澤雷澤
雷澤,又名雷夏澤、龍澤,境內古澤,故址在今菏澤城東北60里。華胥履跡雷澤生伏羲,舜漁於雷澤,即此。伏羲是中華民族乃至東亞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舜帝是中華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國家的聖祖,他們都與雷澤息息相關。雷澤,在歷史上居於神聖地位,是養育中華先民的生命之澤。
《山海經》云:“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頰,鼓其腹則雷,故曰雷夏。”這是一則神話,雷神當然是不會存在的,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了解一點雷澤的情況,即其濤聲如“雷”,水勢是十分浩大的。書《禹貢》中說:“雷夏既澤,澭沮會同”。可見,雷澤是古澭水、沮水匯聚而成的。

雷澤方位

雷澤的方位,屢見於史書記載。《禹貢》曰:“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澭沮會同,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漢朝學者鄭玄說:“雷澤,兗州澤,今屬濟陰。”據《漢書·地理志》:濟陰郡九縣,定陶、冤句、呂都、葭密、成陽、鄄城、句陽、乘氏、秺。在成陽縣下特別註明:“有堯冢,靈台;《禹貢》雷澤在西北。”《漢書》明確指出雷澤的位置在濟陰郡成陽縣的西北。北魏《水經注》瓠子河下記載:“瓠河又左經雷澤北,其澤數在大成陽縣故城西北十餘里,昔華胥履大跡處也。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既舜所漁也。澤之東南即成陽縣。”唐初《括地誌·濮州》雷澤縣云:“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該書又載:“濮州雷澤縣,本漢成陽縣,在州東南九十里。”唐濮州在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北二十五舊城鎮,該鎮東南六十里左右應是雷澤的位置。南宋學者羅泌在《歷山考》中說:“雷澤不聞有二,耕、漁必不相遠,即此為是,今曹、濮間有舜豢龍井,定陶城皆其足跡。羅氏認為:雷澤在濮州,即今鄄城縣。據考古發掘證明,漢成陽縣、唐宋雷澤縣城,位於今菏澤城東北六十里胡集村東。其三面城牆已勘探清楚,並出土元、明雷澤寺碑。以胡集為基點,向西北測十里,即唐、宋時雷澤的東南岸。由此可見,雷澤的方位應在今菏澤城東北六十里,鄄城東南三十里、鄆城西南六十里。
雷夏澤雷夏澤

水域面積

雷澤的水域面積,從古文獻和古人生活的遺址可知其大概。
雷澤的東南岸是成陽城。現已探明,成陽城為龍山文化遺址,在地下三米已探出若干塊龍山文化陶片。故而確定,雷澤的東南岸有兩個龍山文化遺址。
雷澤的西南岸是歷山。《史記》曰:“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西漢人高誘注《淮南子》曰“歷山,在濟陰成陽。”《太平御覽》百六十引應劭語:“歷山,即雷澤中山也”。西晉學者皇甫謐曰:“舜耕歷山,今濟陰曆山是也。”北魏《水經注》曰:“雷澤西南十里許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傑峙,謂之歷山。”唐《元和郡縣圖志》、宋《太平寰宇記》,皆謂歷山在(雷澤)縣西北十六里。鄄城縣閻什鎮歷山廟村正合此方位,經文物部門勘查,該村屬龍山文化遺址。清乾隆學者孫星衍來此考察時,謂“山高平地二丈許。”此處為雷澤西南岸無疑。
西漢時期雷澤水域西漢時期雷澤水域
雷澤的西岸是犬丘,或曰垂都。犬丘是堯舜禹時期伯益氏族的居住地。伯益氏族是有虞氏的姻親,又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助手。舜耕於歷山、漁雷澤,伯益氏族不會離此地太遠。《水經注·瓠子河》下載:“濮水枝渠又東北經句陽縣之小成陽東,垂亭西,而北入瓠河。”又載:“今濟陰句陽縣小成陽東五里有故垂亭者也”。鄄城縣鄭營鄉西境之劉堌堆,明初移民至此,此地仍叫劉堌堆,至今未更名。村中有地隆起,已被民房占壓。按《水經注》記載,此處為犬丘遺址是非常可能的。
雷澤之北岸,即炎帝的發祥地羊里水。因而其北岸應在鄄城縣引馬鎮之南。
雷澤的東北岸在今鄄城縣紅船鎮張堌堆,是大汶口文化遺址。附近又有成都故城遺址,是三千年前周文王第七子姬武的始封之成國。《太平寰宇記·濮州》雷澤縣下載:“雷澤縣,本漢城陽縣也,古成伯姬姓之國。史曰:周武王封弟季載(應為武)於成,今縣北三十里成都故城是也。”後來 ,因水患,成遷國都於成之陽,即漢晉之成陽、唐宋之雷澤城。張堌堆位於雷澤東岸,是中華始祖伏羲的誕生地。
雷澤堯陵雷澤堯陵
對四千年前雷澤的水域,依今天的地理範圍看,即:東南岸為牡丹區的胡集村成陽故址,西南岸為鄄城閆什鎮的歷山廟村歷山遺址,西岸是鄭營鄉的劉堌堆犬丘遺址,東北岸是鄄城縣紅船鎮張堌堆大汶口文化遺址。今鄄城縣的東南部全為雷澤的水域。

水域變遷

在兩千年的漫長歲月中,由於黃河的不斷泛淹,雷澤水面由西向東、由北向南不斷淤淺和退縮。到北魏時,其水域僅有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
雷夏澤
五代、北宋時期的黃河屢決滑州和濮陽,大水東注,首先灌淤雷澤,然後再淤大野澤。《新五代史·段凝傳》說:段凝為阻唐兵,自酸棗(今延津縣)決黃河,水往東注,為患曹、濮,淤雷澤、大野澤。
公元1128年,北宋東京留守杜充於滑州李固渡決黃河、阻金兵,洪水主流先入雷澤,後入大野澤。金朝廷只顧打仗,不修黃河,其水在菏澤境內漫流,雷澤、大野澤成了黃河的主河道,一直到黃河泥沙把雷澤、大野澤和菏澤淤為平地。黃河淤沙還把雷澤東南的雷澤城淤埋,金朝廷只好於貞元二年(公元1154)降雷澤縣為雷澤鎮。由此可見,雷澤淤埋的時間應在金朝年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