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研究

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研究

《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研究》是2016年11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相卿。

基本介紹

  • 書名: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研究
  • 作者:周相卿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頁數:338 頁
  • 定價:32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0181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苗族習慣法的內容方面,一些傳統的民間社會組織制度還發揮著一定的作用;苗族習慣法確認的財產制度和其他生產生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對國家法的補充;苗族習慣法確認的婚姻制度比較完善;苗族習慣法確認的處罰制度主要表現為財產方面的處罰;在訴訟制度上,苗族地區傳統的講理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調解制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保證苗族習慣法實施的權wei主要是苗族原始宗教中虛擬的鬼神的權wei、寨老的權wei和代表村民整體利益的村民委員會的權wei等。本書就這些內容展開了研究。

作者簡介

周相卿,漢族,內蒙古寧城縣人。法律人類學博士,貴州民族大學二級法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省管專家,省級學術帶頭人。出版個人專著六部;主編著作四部;在《法學研究》、《民族研究》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項;獲省級社科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以下多項。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雷公山地區一般自然情況介紹
第二節經濟現狀概述
第三節田野調查的主要經歷及其他研究方法的說明
第一章清代以來雷公山地區的政治法制歷史背景
第一節改土歸流前的雷公山地區基本上處於原始狀態
第二節清代對雷公山地區的征服
第三節清代國家的特別法管理制度
第四節清代國家有條件地認可苗族習慣法的特殊司法政策
第五節民國時期對雷公山地區苗族聚居地方的法律控制
第二章苗族習慣法的概念探析
第一節西方學術界關於習慣法的基本觀點探析
第二節習慣法的三種表現形態
第三節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的含義及特徵
第三章議榔立法制度
第一節雷公山地區的苗族議榔制度與榔規
第二節歷史上的議榔立法制度
第三節當代議榔立法制度的傳承與復興
第四章當代村規民約對習慣法內容的確認
第一節村規民約與榔規的趨同化
第二節村規民約確認習慣法內容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對我國村民自治制度中村規民約問題的啟示
第五章原始宗教傳統表現出的習慣法規範
第一節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及對習慣法的影響
第二節禁忌型習慣法制度
第三節成為習慣法的禁忌認定問題
第六章苗族婚姻習慣法
第一節遊方制度
第二節結婚制度
第三節離婚制度
第七章苗族習慣法確認的財產制度
第一節土地制度
第二節農田灌溉用水的使用權
第三節一般家庭財產的處分與繼承
第四節財產保護制度
第五節防火制度
第六節房屋問題相鄰關係規範
第八章關於放蠱及釀鬼問題的傳統觀念
第一節放蠱與“釀鬼”的含義
第二節放蠱及釀鬼觀念與國家法的衝突
第三節放蠱與釀鬼觀念的演變趨勢
第九章苗族習慣法的處罰制度
第一節歷史上存在當代變遷的處罰制度
第二節當代財產方面的處罰制度
第三節當代其他幾種處罰制度
第十章苗族習慣法的實施
第一節民間實施處罰性規範的組織
第二節民間調解制度
第三節神判制度
第十一章苗族習慣法的當代變遷
第一節社會環境的變化對習慣法的影響
第二節國家法的滲入導致習慣法變遷
第十二章幾點思考
第一節苗族習慣法作為文化現象有其存在的價值
第二節苗族習慣法與國家法衝突內容的協調
第三節對我國法理學教材中原始社會規範理論的反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