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飢餓

零飢餓

2003年1月左翼勞工黨領導人盧拉開始執政後,把消滅飢餓和貧困作為優先目標,就職當天就宣布了“零飢餓“計畫,成立了社會發展和反飢餓部,承諾要讓所有巴西人都能吃上一日三餐。“零飢餓”計畫不僅限於向貧困家庭發放基本食品,而且還鼓勵發展家庭農業,為貧困地區創造就業機會,加強教育投入,改善貧困地區的飲水和衛生條件,目的是使貧困家庭通過政府的救助提高自身脫貧能力,融入社會發展進程。當年10月,巴西政府將過去由多個部門發放的助學金、基本食品等整合為“家庭救助金計畫”,以便統一管理,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零飢餓
  • 2003年1月:左翼勞工黨領導人盧拉開始執政
  • 優先目標:消滅飢餓和貧困
  • 成立了:社會發展和反飢餓部
計畫,背景,收入,工資,稅收,

計畫

“家庭救助金計畫”是“零飢餓”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給貧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享受“家庭救助金計畫”的家庭必須持身份和收入證明在當地政府登記,而且每兩年重新登記一次。政府發給符合條件的家庭一個銀行卡,每月定期打入救助金。持卡人可以到銀行提取現金,也可以到任何超市和商店購物。這種方式把聯邦政府的社會救助金直接發到救助對象手中,避免了被地方官員貪污挪用的可能性。
普及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是幫助貧困家庭脫貧的基礎。儘管巴西實行免費教育,但是仍有不少家庭因貧困讓孩子去當童工。因此,巴西政府把領取救助金與兒童的教育和健康掛鈎,規定15歲以下兒童的上課出勤率必須達到85%,16歲和17歲少年的上學出勤率必須達到75%,七歲以下兒童必須按衛生部規定的日期打預防針,懷孕婦女必須按期進行圍產期檢查。只有憑學校和衛生部門的證明才能繼續領到救助金。
救助金不僅解決了貧困家庭的吃飯問題,促進了教育和衛生普及,而且還成為不少貧困地區主要的資金來源。窮人拿了這些救助金後全部用於消費,從而激活了當地的市場,活躍了經濟,增加了就業。因此,這一計畫受到巴西社會的普遍支持,在國際社會也得到高度評價。
2009年,巴西政府為“家庭救助金計畫”撥款119億雷亞爾,受益家庭達到1240萬戶,受益人口高達4950萬人,約占巴西全國人口的26%。2010年,巴西政府將繼續加大社會項目投入,“家庭救助計畫”的預算增加到137億雷亞爾,比2008年增加了15.1%。

背景

隨著“家庭救助金計畫”覆蓋範圍的加大,巴西的扶貧成果顯著:貧困家庭人口在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從1998年的32.4%下降到2008年的22.6%,平均每年下降約一個百分點。2003年至2008年,巴西有1950萬人擺脫赤貧。2005年,巴西提前實現了聯合國的千年發展目標。為擴大“家庭救助金計畫”的社會效應,巴西政府正在考慮實施進一步的措施,計畫提高家庭救助金額,並將受益貧困家庭再增加200萬戶,爭取到2015年將全國絕對貧困人數再減少1/4。

收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巴西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 .1%的“巴西奇蹟”。但是,由於政府沒有實施合理的分配政策,經濟快速發展創造的財富大部分被少數人占有。全國近50%的財富集中在占 全 國 人 口10 %的 富 人 手裡,而50%的窮人只能分攤全國10%的財富 。1 9 6 0年 ,巴 西 的 基 尼 系 數 為0.499,到1989年上升到0.647。這表明貧富差距不會因財富的蛋糕做大而自動縮小。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使巴西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巴西經常發生各種規模的全國大罷工,農村的無地農民社會搶占大莊園主的土地,城市治安惡化,經濟發展長期止步不前。2002年,工人出身的盧拉在大選中獲勝很大程度上是廣大中下層人民對社會分配不公的反抗。

工資

每年提高最低工資,同時壓低高收入者的工資漲幅也是巴西政府縮小貧富差距的重要措施。自2003年盧拉政府上台執政以來,巴西最低工資額增幅已達155%,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實際增幅達到53.46%。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的統計,2004年至2 0 0 8年 ,巴 西 的 平 均 工 資 增 長17.3%,但是同期占總人數10%的低收入勞動者的工資上漲了34%,占總人數10%的高收入者的工資僅上漲12 .4%,低於全國工資平均增長率。2005年以來,高收入者占全國工資總額的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占總數10%的高收入者占全國工資總額的比 例 為4 3 .3 %,2 0 0 8年 下 降 到42.7%。而低收入者占全國工資總額的比例則相應逐年上升。
巴西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在公立醫院看病、手術、拿醫院藥房供應的基本藥物和住院都不收費。雖然到公立醫院看病需要排長隊,有的醫院條件也比較差,但窮人還是能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不至於因家裡有人生大病陷入困境。
覆蓋全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扶貧解困發揮了重要作用。城裡人男性的退休年齡為65歲,女性為60歲。只要繳納了180個月的退休保險就可以領退休金。農村人的退休年齡分別減少五歲,只要證明參加過180個月的農村勞動就可以領一個最低工資的退休金。65歲以上的老人只要家裡的人均收入不足1/4個最低工資可以向政府申請一個最低工資的補貼。殘疾人也可以申請同樣的補貼。

稅收

徵收個人所得稅也是政府調整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巴西實行四級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繳稅越多。但是,用於教育和醫療的費用可以申請退稅。有21歲以下的子女、殘疾子女或24歲以下上大學的子女每人可減稅150.69雷亞爾。
受學校教育程度的差距決定工資收入的差距。巴西的中國小是私立的好,大學是公立的好,而且免收學費。但是,能考上公立大學的基本都是私立學校畢業的有錢人家的子女。為了讓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不輸在教育上,巴西政府從2005年開始試行公立大學招生時為公立中學畢業的貧困學生留出一定名額。截至到2013年已有30多所公立大學實行這一政策。
巴西套用經濟研究所2012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如果巴西能夠繼續保持2003年以來快速減貧的勢頭,到2016年巴西的貧困率將下降到4%,基尼係數將從2008年的0.544下降到0.488,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平。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這個預測過於樂觀,巴西的減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