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葉牙蕨(雲南牙蕨)

薄葉牙蕨

雲南牙蕨一般指本詞條

薄葉牙蕨(Pteridrys cnemidaria (Christ) C. Chr. & Ching),叉蕨科牙蕨屬植物。國內分布於貴州(羅甸)、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河口、蒙自、金平、滄源)、台灣(台中)。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越南、寮國、緬甸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葉牙蕨
  • 拉丁學名:Pteridrys cnemidaria (Christ) C. Chr. & Ching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木賊綱
  • :水龍骨目
  • :牙蕨科
  • 牙蕨屬
  • :薄葉牙蕨
  •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3米。根狀莖粗壯,斜升,粗2.5-3厘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1厘米,先端長漸尖,全緣,膜質,暗棕色。葉簇生;葉柄長達1米,基部粗約1厘米,淡禾稈色,上面有深溝,光滑無毛,下部偶有鱗片;葉片橢圓形,長達2米,基部寬約6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截形,二回深羽裂;羽片達30對,互生,下部的相距7-8厘米,近平展,基部一對柄長約2厘米,闊披針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7-9厘米,先端長漸尖至近尾狀,基部截形並稍下延,其兩側對稱或下側斜切,深羽裂達羽軸兩側的闊翅;裂片約25對,互生,彼此以2-3毫米寬的間隔分開,缺刻圓形並有一尖齒,近平展,鐮狀披針形,長2-4厘米,基部寬6-8毫米,短尖頭,邊緣有淺鈍鋸齒。葉脈羽狀,小脈15-18對,稍斜向上,通常三叉,兩面稍隆起;主脈兩面均隆起。葉薄紙質,乾後淡綠色,兩面無毛;葉軸淡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光滑無毛;羽軸淡禾稈色,兩面隆起。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小脈上側分叉的中部,在主脈兩側各有1列,每個裂片有10-16對;囊群蓋圓腎形,灰白色,薄膜質,光滑。染色體2n=82。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800米的山谷密林下。

分布範圍

產於貴州南部(羅甸) 、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河口、蒙自、金平、滄源) 、台灣(台中)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越南、寮國、緬甸。模式標本產地:貴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