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五味子根

雲南五味子根

雲南五味子根,中藥名。為五味子科植物雲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 var. yunnanensisA. C. Smith的根和莖。分布於雲南南部。具有理氣健脾,活血調經之功效。用於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痛經,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跌打扭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五味子根
  • 別稱:香石藤、鐵骨散、小血藤(雲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木蘭科
  • :五味子屬
  • :雲南五味子
  • 分布區域:雲南南部
  • 採集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0-25g;或浸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和莖。

性味

味辛,性溫。

功效

理氣健脾,活血調經。

主治

用於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痛經,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跌打扭傷。

相關配伍

治風濕骨痛,跌打扭傷:雲南五味子根、莖90g。泡酒服,每次15-20ml。(《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5g;或浸酒。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雲南五味子又名:滇五味子。落葉木質藤本,當年生枝淡綠色,小枝紫褐色,具寬近1-2.5mm的翅棱,被白粉;內芽鱗紫紅色,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15mm,宿存於新枝基部。葉寬卵形、長圓狀卵形,或近圓形,長6-11cm,寬3-8cm,先端短漸尖或短急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上部邊緣具胼胝齒尖的淺鋸齒或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每邊4-6條,側脈和網脈在兩面稍凸起;葉柄紅色,長2.5-5cm,具葉基下延的薄翅。雄花:花柄長4-6cm,花被片黃色,8-10片,近圓形,最大一片直徑9-12mm,最外與最內的1-2片稍較小,雄蕊群倒卵圓形,直徑約5mm;花托圓柱形,頂端具近圓形的盾狀附屬物;雄蕊30-40枚,花葯長1-2.5mm,內側向開裂,藥隔倒卵形或橢圓形,具凹入的腺點,頂端平或圓,稍長於花葯,近基部雄蕊的花絲長1-2mm,貼生於盾狀附屬的雄蕊無花絲;雌花:花梗長7-8cm,花被片與雄花的相似;雌蕊群長圓狀卵圓形,長約7mm,具雌蕊約50枚,子房狹橢圓形,花柱長0.3-0.5mm。小漿果紅色,球形,直徑4-5mm,具長約1mm的果柄,頂端的花柱附屬物白色,種子褐黃色,扁球形,或扁長圓形,長3-5mm,寬2-4mm,高2-2.5mm,種皮淡褐色,具乳頭狀凸起或皺凸起,以背面極明顯,種臍斜V形,長為寬的1/4-1/3。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2300m的闊葉林中。分布於雲南南部。

藥材性狀

乾燥藤莖呈圓柱形,粗壯,少有分枝,一般鋸成長約30-60cm的段落,徑2-6cm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帶黃色,皮質粗糙,但少呈鱗片狀者,質堅實,木質性強,切斷面部呈棕紅色或棕紫色,與木心緊密結合,木心堅硬,淡棕紅色,有多數排列散亂的細孔,氣味微弱。以條大,色紅身乾,無雜質為佳。

相關論述

《西雙版納傣藥志》:“治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頭腦暈痛,產後體虛,痛經,月經不調,不思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