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蝕

雪蝕是冰緣氣候條件下積雪場頻繁的消融和凍脹所產生的一種侵蝕作用,是冰鬥引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雪蝕
  • 外文名:nivation
  • 定義:由於消融凍脹產生的一種侵蝕作用
  • 原因:由冰斗產生
  • 分類:高夷平階地、雪蝕窪地
  • 分布:極地、亞極地地區
簡介,分類,高夷平階地,雪蝕窪地,

簡介

產生雪蝕作用的地區分布在沒有冰蓋的極地和亞極地以及雪線以下、樹線以上的高山帶。那裡年均氣溫為0℃左右,屬於永久凍土帶。雪場邊緣的交替凍融,一方面通過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質破碎;一方面雪融水將粉碎的細粒物質帶走,故雪蝕作用包括剝蝕和搬運兩種作用。隨著雪場底部加深,周邊擴大,山坡上逐漸形成周邊坡度小的寬淺盆狀凹地,即雪蝕窪地。

分類

高夷平階地

高夷平階地是通過雪蝕作用形成下山坡或山頂的由基岩心坎和坡面兩部分組成的地貌形態,其坡面寬、長度從10米至幾百米,坡度1一5°,階地陡坎1-75m高。坡面寬度10--2300m、長度可以超過10km,坡度1—10°,階地陡坎為3-76m,坡度為9-32°。
在中國東部長白山海拔2000m以上的火山錐體斜坡上,可見有效級高夷平階地,如白雲峰北坡、階地前緣陡坎明顯、高差一般在3-5m,階地面寬廣平坦,長為600m左右,寬約300一400m,階面緩緩下傾、一般為2-8°.
高夷平階地多發育在高緯及中高緯的現代冰緣氣候環境,在一些高山冰緣環境下體現得更加明顯。

雪蝕窪地

雪蝕窪地是雪蝕作用的另一主要地貌類型.它是由雪蝕作用而成的沼地、大多呈圍掎狀、後坡較陡,前坡較緩、前部無反傾斜坡,其規模大小不等,直徑從幾米至幾十或上百米。在長白山火山錐體的周圍。海拔2300-2500m的陰坡上,雪蝕窪地廣泛發育,其平面輪廓呈圓形、橢圓和心臟形,規模由幾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