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相寺(武鄉縣離相寺)

離相寺(武鄉縣離相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離相寺,位於武鄉縣東35公里小西嶺村南的德峰山上,原名德峰寺,據歷史相傳,北魏太武帝時 (公元 422—423年間),高僧法顯在此坐化。五代後周時朔,德峰寺因“法顯高僧以離幽谷,圓寂西去”一事被官府賜名 為離谷寺。到宋端宗景賢三年,也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公元1276年),寺院住持雄辯大師將高谷寺改名為離相寺。至此,元、明、清、民國曆朝一直延用離相寺之名。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在離相寺開辦軍需工廠。1980年被 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8月批准恢復離相寺為合法道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鄉縣離相寺
離相寺,因法顯坐化而馳名海內外,法顯(公元337年—422年),原姓龔,山西平陽府五陽人,是魏晉時期著名的僧人、旅行家、翻譯家,是中國僧人到天竺(今印度)取經的第一人。
法顯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有兄弟三人,但都因災荒連年,瘟疫流行而夭折於幼年。父母害怕“禍以次及”,當年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把他度為沙尼。二十歲受比丘戒。師長取法名為法顯。當時,晉代佛界戒律經典,有許多缺遺失誤之處,致使許多僧尼不守“清規”,有的私行淫亂,有的與眾爭利,有的酒色是耽,“清教”不清,污穢佛經。他常慨嘆律藏傳譯不全。為了促進佛教的傳播,他立志前往“西天”(指印度等地)求經,以維護宗教真義,矯正流弊。於東晉安帝隆安三年三月借同慧景、道整等從長安(今西安)西行取經。途中歷經千辛萬苦,渡流沙、越蔥嶺,經歷了人們想像不到的艱難,進入北印度境,到了陀歷國。次年過雪山時,慧景凍死在途中。晉義熙元年,他在巴連弗邑用三年時間,搜求到經律六部,並學會了印度話,抄寫律本。這時,他唯一的同伴道整樂居印度,但他大志不改,便獨自東渡。
義熙五年冬,他從多摩梨帝國海口搭乘商船向西南行,在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住了二年,抄得四部經律,達到他求法的鳳願,回國途中遇大風,在海上漂流九十天,到達南海的耶提婆。義熙八年夏初,他再次搭乘商船泛海東行歸國,經過兩個多月,終於船抵青州長廣郡峙山(今山東青島崎山)南岸。他歸國後,即到建康(今南京市)遣場寺內與佛馱跋院羅開始整理翻譯佛經。經五個春秋共譯出《摩河僧抵律》、《泥涅經》、《方等》、《大船尼戒木》等六部二十四卷經律論,達百萬餘字。譯經事告一段落後,他開始撰寫了《佛國記》(又名《法顯傳》)、《佛游天竺記》,將他前後15年親歷30餘國的旅途艱辛與所見所聞,作了詳盡的描述,成為後人研究南亞次大陸各國古代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離相寺,還是一座著名的消暑的勝地,這裡風景秀麗,林木蔥籠。正如碑文所描述的:“其山出岫五峰,間藏四壑,左顧右盼,山色峰峰,前瞻後依,水光映接,景趨幽微,地之靈勝,堪為林苑淒心之所”。站立在廟門之外俯瞅,山崖陡峻,峽谷幽深,溪水泥塘,草木茂盛;仰視,飛檐橫空,雙柏奇偉,山風徐徐,白雲繚繞。據舊縣誌載,廟內原有離相鐘一口,高六尺余,周十二尺,厚約二寸,重不可測,系宋政和八年(公元1114年)鑄造,距今已有八百餘年,其聲響宏大,可傳至數十里之外。因此,千百年來,周圍各縣來此求佛拜藥者留連忘返,香火不絕。古人有詩讚日:“古寺臨山曲,行行納晚涼。一犁梅子雨,滿院棗花香。渴佛幡施紫,翻經字射黃,清幽真佛地,不減白雲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