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果

雞冠果是豆科紅豆屬植物肥莢紅豆(學名:Ormosia fordiana)的別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冠果
  • 拉丁學名:Ormosia fordiana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豆科
  • :槐族
  • :紅豆屬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7米,胸徑可達20厘米;樹皮深灰色,淺裂。幼枝、幼葉密被銹褐色柔毛,老則漸脫落而毛稀。奇數羽狀複葉,長19-40厘米;葉柄長3.5-7厘米,葉軸長5.5-15.5厘米,葉軸在最上部一對小葉處延長3-15毫米生頂小葉;小葉(2-)3-4 (-6)對,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形,頂生小葉較大,長6-20厘米,寬1.5-7厘米,,先端急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略圓,上面中脈凹陷,下面隆起,側脈約11對,與主脈成40°角,側脈和細脈兩面均不明顯,上面無毛,下面被銹褐色平貼疏毛或無毛;小葉柄長6-8毫米,上面有溝槽及銹色柔毛,後脫落。圓錐花序生於新枝梢,長15-26厘米;總花梗及花梗密被銹色毛。花梗6-12毫米;小苞片2枚,生於花梗頂端,披針形,長約3-5毫米,密被銹褐色毛;花大,長約2-2.5毫米;花萼長1.5-2厘米,淡褐綠色,萼齒5,深裂,長橢圓狀披針形,微鈍頭,上部2齒聯合至萼的中部以上的三分二處,密被銹色短毛,萼筒短;花冠淡紫紅色,長約1.5厘米,旗瓣圓形,兜狀,上部邊緣強度內折,近基部中央有一黃色點,柄短厚,扁平,龍骨瓣與翼瓣相似,橢圓狀倒卵形,先端鈍,柄短;雄蕊10,不等長,全部發育,花絲基部粗扁;子房扁,密被銹褐色絹毛,常具4粒胚珠,花柱在頂端內卷,約與雄蕊等長,近光滑無毛。莢果半圓形或長圓形,長5-12厘米,寬5-6.8厘米,先端有斜歪的喙,果頸扁,長5-10毫米,種子處凸起,果瓣木質,開裂,厚約2毫米,外面有毛或近無毛,淡黃色,內壁象牙色,具光澤,無隔膜,邊緣微厚,反卷;具宿存花萼,有種子1-4粒;種子大,長橢圓形,兩端鈍圓,長2.5-3.3厘米,徑1.7-2.7厘米,種皮鮮紅色,薄肉質,乾後脆,種臍近圓形,徑3-4毫米,平坦,位於長短軸之間。花期6-7月,果期11月。

產地生境

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至東南部)。生於山谷、山坡路旁、溪邊雜木林中,散生,海拔100-1400米。模式標本采自廣東西江。越南、緬甸、泰國、孟加拉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