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金閘

雙金閘

雙金閘,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的歷史文化遺蹟之一,位於淮安市淮陰區凌橋鄉雙閘村。2011年成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系京杭大運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遺產點之一。

最早的雙金閘,建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黃流倒灌清口,靳輔“奏請於清河縣治西建雙金門大閘一座,閘下挑引河萬丈,分減黃流歸海,有裨運道。”雙金閘,是雙金門大閘簡稱,每孔寬為一丈八尺,雙門總寬三丈六尺。開始雙金閘的作用,是用來分泄黃水,可使清口黃河水位下降一、二尺,便於漕船渡黃。康熙二十六年(1687)開中河,在仲家莊建閘控制,運道從仲莊閘進入中河,避黃河百八十里之險。又“自清河縣西北起開河,經安東城,……迄於平旺河,由安東南潮河(灌河)入海,兼利鹽運,名下中河,一名鹽河。”雙金閘便成為鹽河的渠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金閘
  • 建立時間康熙二十四年(1685)
  • 地點: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凌橋鄉雙閘村
  • 原名:雙金門大閘
始建雙金閘,雙金閘的傾倒,修復雙金閘,使命完成,運河文化遺產,

始建雙金閘

康熙四十二年(1703)運口移到楊莊,改挑中河尾,利用原鹽河一段,拆去雙金閘中間磯心,穿縷堤在楊莊出黃,雙金閘兩側的閘牆,作為石質束水堰保留。乾隆八年(1743)因束水堰溜急礙航,便將閘牆拆除擴展,改做柴草壩,相機展束,以防黃流倒灌。
最早的雙金閘在今中運河中,拆除以後,為了向鹽河補充水源,1703年將鹽河口門從清河縣治西,下移到楊莊迤北的花家莊,建鹽閘代替雙金閘向鹽河泄水,此後便以鹽閘面世。雍正九年(1731)因大溜下移,鹽河口門形勢不順,將花家莊鹽閘堵閉,改建為草壩,相機啟閉。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河督白锺山奏:“中河廳運河北岸,向有鹽河石閘一座,系康熙四十二年建造,水小則下板堵閉,蓄水濟運,水大則開放分泄,以利鹽柴運行,於蓄泄機宜尤關緊要。緣該閘建造年久,……亟待修整,以資啟閉。但該處河頭坐灣,未免迎溜湍急,臣勘及地勢情形,在該閘上50丈擇地另建,所需磚石,將該處舊磚石塊拆起選用。”這是鹽閘替代雙金閘後第一次遷址,但距離較短,只上移160米,還是在老楊莊附近。
嘉慶時對鹽閘改造作了大的變動。《續行水金鑒》:“嘉慶十七年(1812)開臨河縷堤,築鉗口柴壩,壩下至舊鹽閘挑河一千六百六十丈,商捐官辦。”一下子將鹽河口門上移5200米,鹽河源頭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雙金閘附近,在今存的雙金閘以上。所謂“商捐官辦”,費用來自淮北鹽商。“十八年(1813)奏準將鹽閘移至(1703年)雙金閘下遙縷二堤之中,金門寬一丈八尺,高二丈四尺,砌石二十層。”從現在雙金閘向上至豆瓣集,尚可見兩道堤,北為遙堤,南邊運堤,即歷史上的縷堤。這是鹽閘第二次遷址。
道光八年(1828)河督張井、潘錫恩奏移建中河鹽閘改單孔為雙孔,恢復雙金閘原名。《鹹豐清河縣誌》:移建(1813年建的)中河鹽閘於180丈迤上,建鉗口新壩,自新壩挑河180丈。此時,因閘上移了576米,同時上移鉗口壩。
建鉗口壩的目的,是將它作為閘的第一口門,非常時期,可以進行搶堵,以確保閘身安全。這是鹽河源頭閘在現址附近第二次遷址。道光二十七年(1847)雙金閘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無記載。按民國十年(1921)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總辦王寶槐查勘雙金閘舊址報告:“該處接連有舊閘基四處”記載,似應移動。
《民國續纂清河縣誌》:“光緒七年(1881)總督左宗棠、漕督楊昌浚合奏疏請移建雙金閘,乃距舊閘六十丈為新閘。九年(1883)十月興工,十年六月竣工。”第三次上移了186米。

雙金閘的傾倒

民國九年(1920)八月一場大水,雙金閘南牆倒坍,閘底被水沖壞,堵閉南孔,留北孔過水。明知底板不牢,仍要它帶病運用,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但當時尚無專管機構,督辦運河工程局正在籌辦,直到1921年才正式設立江北水利局,派王寶槐為總辦,逾歲水利局結束,督辦局委王寶槐為本局工程處長。
民國年中運河出現歷史上少有的枯水,1—6月份駱馬湖窯灣運河流量只有6—30立方米/秒,微山湖乾涸,中運河斷航。淮河上游來水也不多,通過張福河向裏運河補給流量也僅約10立方米/秒左右。待到八月上旬,沂水猛漲,8月10日窯灣運河流量竟達1580立方米/秒。而淮河水位亦同時上漲,8月28日清江浦過流431立方米/秒,這是典型的先旱後洪、淮沂並漲年份。帶病的雙金閘被徹底沖毀,口門擴大,加之鹽河河槽較舊黃河為低,成為沂、淮入鹽的主要通道。到9月8日鹽河泄流達692立方米/秒,為原雙金閘泄能的四倍多。
舊雙金閘坍塌,除了特大洪水以外,帶病是另一因素。事後經英人萊因工程師分析:“起於下端為水抽空,閘底下部虛懸,漸及閘之金門兩牆底,是以一經大水沖刷,無法防護,致有是失。”

修復雙金閘

民國十年(1921)九月,舊雙金閘倒了以後,12月江北水利局總辦王寶槐率員查勘,並擬定修復計畫,大致包括下列內容:
⑴舊址無法利用,必須下移;下移新址有積沙必須清除。⑵底高、孔寬如舊,即每孔淨寬仍為一丈八尺(5.7米),高二丈四尺,砌石廿層(每層石為一尺二寸合38.4厘米),底高照志樁二丈一尺平由(即原高),以免鹽、運兩岸人民爭執。⑶因工程浩大,翌年汛前難以完成,必須先做導流工程,以應付來年洪水,即在擬建閘址之下,開運河北堤,做鉗口壩,下做托壩兩道,以策安全。⑷新建的雙金閘將里石加厚,由下而上里石為六、四、二層梯級遞砌。閘底下普釘頂石、頂磚、頂土梅花樁。⑸修復估價:儘量打撈、利用舊閘石料,建閘正項銀元24萬9006.198元,導流工程4萬762.619元,上下圍堰3萬3512.237元,三項合計32萬2280.954元。
王寶槐的方案最終未被採用,後來採用英國工程師的方案耗資少得多,可見當時河工的腐敗。
後來這一工程由英國工程師萊因主持,督辦局技正陳丕平協辦。萊因認為:若維持原閘流量,孔寬可縮小為4.5米,而底高必須下降,其理由:以前黃河水源充沛,水位相應較高,可適時補充鹽河水源,現在黃河北徙,沂水源近,漲時快速,消退也快,很難保證常年高水位,根據有限的水文資料,原閘底海抜9.95米,中運河水位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時間達不到這個高度,所以又在楊莊建了鹽河涵洞,涵洞底高只有7.32米,比原雙金閘低了2.63米。但鹽河涵洞高、寬只有1米,水低時期,也難泄適當水量。歷史上雙金閘屬河督、漕督管理,但費用來自鹽稅,必須為鹽商負責。
民國十一年(1922)10月1日,運河督辦局參贊、科長、技正,在清江浦約同淮陰、淮安、寶應三縣士紳會議,通報了萊因工程師計畫。縮窄孔寬,沒有什麼異議,對降低閘底,卻遭到與會者強烈反對。所謂士紳,大多是前清遺老,他們第一墨守成規,第二害怕閘底降低,中運水源過多流入鹽河,影響裏運河補水及淮、寶水稻生產。遺憾的是當時參與投資又是唯一收益的鹽務局,卻未在邀請之列。因此,運河局迫於壓力,將閘底保持舊有的9.95米。金門縮窄,閘底不準降低,其過水流量則相應減少了6%。民國二十年(1931)工程局實測雙金閘底高為8.7米,可能是在施工中作了折中處理,好在這些士紳們會議以後,對工程再沒有什麼監督權力。
萊因工程師主持修復的雙金閘,是江蘇省第一個使用水泥作為膠結材料工程,甚至底板完全採用混凝土,厚達1-1.3米;一改閘下緩平海漫為靜水池(消力池),池下沿設陡坎,洪水下泄,入池再翻越消力坎,以削減水力;在坎下游築板樁,板樁下設砌石護坦,可保閘底無掏刷之虞。新閘地基土質堅硬,本不需再打基樁,在督辦局堅持下,從安、固出發,增加了基樁。
英國工程師儘量使用舊料,精打細算,當時估算僅需銀9萬2000餘元,由鹽務局負擔一半,即4萬6900元,於1923年7月底竣工。實耗銀元10萬8000元,不含導流費用,是王寶槐預算29萬的37%。超支的1萬6000元,鹽務局又承擔6000元。

使命完成

雙金閘底高即使在施工中做了折中處理,然而到了民國十六年(1927)十二月,鹽河水低,淮北食鹽無法外運。鹽務局大為惱火,花了大把銀子修復的雙金閘,卻放不出水來。冬春是鹽運旺季,鹽河水小,不僅影響鹽稅收入,更影響蘇皖贛民眾生活。於是鹽務局組織人力在雙金閘下扒開運河北堤放水。因事關重大,省府出面斡旋,才又重新堵復。
此後至解放,駱馬湖洪澤湖均無控制,雙金閘在沂水大時,分泄中運河來水,平時可向鹽河補給水源。
解放後,1950年當年便挖通新沂河,沂水有了主要通道,中運河泄沂壓力減輕,主要任務是向鹽河補給水源。因此從1950年開始,由淮陰縣運河工程事務所管理,沿襲舊制,疊板式閘門委託閘北一家孫姓民眾代管,需要啟閉時臨時聘用當地民眾啟、下閘板。
1952年淮陰運河工程事務所撤銷,雙金閘改由新建成的淮陰船閘管理所管理,因為船閘一直隸屬於省治淮總指揮部,後為水利廳,到1962年才劃歸給交通部門。
1958年,淮沭新河開挖,徹底截斷鹽河通道,雙金閘完成了歷史使命,由新建的鹽河閘取而代之。1959年新建的鹽河閘,為洞式結構,共有12個泄水孔,每孔高、寬為4.2×3米,閘底海拔只有6.8米,最大可泄水276立方米/秒,外加三個發電孔,不僅可以在任何時候向鹽河補給水源,還保障了近200平方公里範圍可適時排澇;為淮陰、漣水、灌南三區縣256萬畝農田,提供灌溉水源,這是歷史上的雙金閘無法與其比擬的。

運河文化遺產

雙金閘於2011年12月30日被授予“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稱號。
京杭大運河沿線35城市將大運河沿線遺產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雙金閘作為首批65處遺產點之一被納入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