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青江引

《雙調·青江引》是元代詞人張可久所作的一首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雙調·青江引
  • 創作年代:元代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張可久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幽居
紅塵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風破[一]。山村小過活,老硯閒工覽。疏籬外玉梅三四朵。
山居春枕[二]
門前好山雲占了,盡日無人到。松風響翠濤 ,槲葉燒丹灶[三]。先生醉眠春自老[四]。
春晚
離愁困人簾未卷,上下雙飛燕[五]。孤雲帶雨痕,暗水流花片[六],湖邊日長春去遠。
秋懷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末?雁啼紅葉天[七],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注釋譯文

[一]茅屋秋風破:肅宗上元二年(761)秋八月,一陣暴風捲走了杜甫草堂蓋的茅草,他寫了傳誦千古的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此取其句。
[二]春枕:等於說春睡。
[三]槲(hu):落葉喬木,花黃褐色,果實球形,葉可餵柞蠶。丹灶:煉丹爐。按本句詞序實應為“丹灶燒槲葉”。
[四]春自老:春光在不知不覺中水消逝。
[五]“離愁”二句:馮延巳《清平樂》:“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歐陽修《採桑子》:“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張炎《解連環》:“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這裡是化其用意。
[六]暗水流花片: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五:“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秦觀《望海潮》詞:“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這裡是合用其意。
[七]紅葉天:秋天。因那時木葉盡紅,霜林如醉 。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後以路吏轉首領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餘,尚為崑山幕僚(見李祁《雲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後》),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遊江南之名勝古蹟,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