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稃草生柄鏽菌

雙稃草生柄鏽菌是一種擔子菌綱,鏽菌目的菌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稃草生柄鏽菌
  • 中文綱名:擔子菌綱
  • 拉丁目名:Uredinales
  • 拉丁科名:Pucciniaceae
  • 中文科名:柄銹科
簡介,採集地,形態,討論,

簡介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Uredinales
中文目名 鏽菌目
拉丁科名 Pucciniaceae
中文科名 柄銹科
拉 丁 名 Puccinia diplachnicola
中 文 名 雙稃草生柄鏽菌
定 名 人 Diet.

採集地

Cleistogenes caespitosa Keng. (叢生隱子草):河北 ( 43 ).
Cleistogenes chinenjsis (Maxim.) Keng. (中華隱子草):河北 ( 43 ).陝西 ( 43 ).
Cleistogenes hackelii (Honda ) Honda. (朝陽青茅):江蘇 ( 43 ).
Cleistogenes hackelii (Honda) Honda. var. nakaii (Keng) Ohwi (中井隱子草):江蘇 ( 43 ).
Cleistogenes hancei Keng. (韓氏隱子草):河北 ( 43 ).
Cleistogenes polyphylla Keng. (多葉隱子草):貴州 ( 43 ).
Cleistogenes serotina (L.) Keng. (隱子草):河北 ( 40;43;50;).江蘇 ( 40;43;50;52;337;690;).浙江 ( 40;52;).安徽 ( 372 ).湖南 ( 40 ).四川 ( 43;262;).
Cleistogenes serotina (L.) Keng var. chinensis (Maxim.) Hand-Mazz. (華隱子草):河北 ( 508 ).
Cleistogenes sp. (隱子草屬):河北 ( 577 ).
Diplachne fusca (L.) Beauv. (雙稃草):河北 ( 337 ).江蘇 ( 50 ).
Orostachys spinosus (L.) C. A. Mey. (黃花瓦松):遼寧 ( 572 ).
Sedum aizoon L. (土三七):河北 ( 43 ).東北 ( 492 ).
Sedum selskianum Regel et Maack. ( 毛景天):東北 ( 492 ).
Sedum telephium L. (紫花景天):河北 ( 40;50;).江蘇 ( 40;50;).
Sedum spp. (景天屬):河北 ( 578 ).河南 ( 26 ).

形態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以下面為主,初期被覆蓋在表皮下,後期表皮破裂,粉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黃色;夏孢子近球形或寬橢圓形,13-18×11-14μm,壁1.5-2μm厚,有刺,無色,芽孔不清楚,散生。
冬孢子堆生於葉兩面,以下面為主,也生在莖上,橢圓形或線形,散生,常互相匯合,墊狀,黑色;冬孢子橢圓形或矩圓形,27-37×13-19μm,兩端鈍圓或基部稍狹,隔膜處不縊縮,側壁2-2.5μm厚,頂端達5μm厚,肉桂褐色,光滑,上細胞芽孔頂生,下細胞芽孔近隔膜,柄無色,長達80μm,有時稍斜生,不脫落。

討論

本種夏孢子很小,在禾本科柄鏽菌中是很特殊的。冬孢子變化較大。Cummins(1951)曾將采自安徽的擬麥氏草 Moliniopsis hui(Pilger)Keng 上具瘦長冬孢子的標本訂為 P. moliniicola Cumm.。鄧叔群等(1937)認為此種可作為 P. australis 的一個變型,而Joerstad(1959)則主張將它作為P. australis 的同物異名。鑒於此菌的夏孢子及冬孢子比P.australis 更小,因此採納了Cummins(1971)的意見,仍作為一個獨立種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