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神獸寬體玉矛

雙神獸寬體玉矛,屬於紅山文化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長35.5cm,寬16.5cm,厚2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神獸寬體玉矛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玉器
  • 文物原屬:紅山文化遺物
簡介,描述,相關資料,

簡介

【名稱】:雙神獸寬體玉矛
雙神獸寬體玉矛
【年代】:
【】:
【文物現狀】:現為博物館藏品

描述

長35.5cm,寬16.5cm,厚2cm。玉矛系用岫巖綠色玉料琢磨製成。呈深綠色。
通體滿身全沁斑,並布滿深淺大小不一的沙咬坑,沁色為五色,其顏色甚美。矛的四周邊緣呈深紅赭色,向內逐有赭黃色、深綠色、灰白、黑等多層次色調變化。
玉矛呈長寬條形狀,矛的上半部為橢圓尖形,邊緣坡形削薄做鈍刃,琢磨得圓潤光滑,無鋒利割手之感,矛的上半部中央磨一圓孔,直徑為2.3cm,孔壁圓潤光滑。
下半部兩側採用陽紋稜線和陰線槽磨製雕工技法,磨製出雙面人身獸面的神獸,磨工精湛。雙面神獸面目猙獰,栩栩如生。整個器形造型凝重,琢磨精緻,通體磨光,線條稜角剛勁有力,器物造型給人以神秘威嚴的氣勢。
觀察器物作工,是人工琢磨製成,其陽棱和陰線槽都留下反覆刮磨的痕跡。玉質經敲擊錄音後,發出清脆悠揚悅耳的聲音,是古人最早套用的岫巖玉。

相關資料

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碰撞而產生的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樸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並向專業化、系統化、規範化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豬首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髮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的先民應為龍的傳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