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泉村(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

雙泉村(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

雙泉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距牛泉鎮政府駐地8公里,雲台山麓。東鄰三官廟村,西接吳小莊村,南與王樓村相接,北邊是大莊村。雙泉村地處半山嶺地帶。耕地860畝,382戶,1348口人。全村有亓、王、李、盧、劉、田、巴、張、崔、畢、魯、朱、楊13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濟南市萊蕪區
  • 人口:1348口人
歷史由來,鄉情概況,

歷史由來

據村碑記載,元朝年間,盧、邊兩姓在此建村,邊姓族人名“文”,盧姓族人名“武”,
為取吉祥之意,盧、邊兩姓有文有武,文武雙全,由此取名雙全村。清朝乾隆年間,天旱缺水,村民在村南、村北挖得兩泉,四季不涸,又易名為雙泉官莊,建國後簡稱雙泉村。
據《萊蕪市志》記載,雙泉村清末屬萊蕪縣毛埠保。民國初年屬萊蕪縣第十區(魯西區)。1939年至1941年萊蕪劃分為萊北、萊東和新甫三縣,雙泉村屬新甫縣。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建制,雙泉村屬萊蕪縣聖井區。1951年改為第五區,1955年復稱聖井區。1958年聖井區分牛泉、聖井兩鄉,雙泉村屬牛泉鄉。同年10月鄉改為人民公社。翌年聖井鄉併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牛泉辦事處,1985年10月份為牛泉鎮、聖井鄉。雙泉村屬牛泉鎮至今。
雙泉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46年“大動參”時全村有60多名有志青年,報名參軍作戰,他們跟隨部隊南征北戰,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村裡的共產黨員戰爭年代英勇頑強,從不向敵人低頭。1943年冬,共產黨員亓守成在與日本鬼子的激戰中,中彈負傷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他堅強不屈,被日本人殺害在萊蕪城。解放戰爭中,村裡的男勞力,為子弟兵抬擔架、運彈藥;婦女做軍鞋軍襪,就連村裡的兒童也站崗放哨盤查特務。雙泉村人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有的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鄉情概況

雙泉村,名曰雙泉,實則無泉。自古以來就有乾巴雙泉的說法,村民們吃水、澆地全靠到四鄰八村去挑水。雙泉人深知缺水的艱難。建國後,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先後在村中利用土辦法打土井十幾眼,解決了當時吃水、種地的燃眉之急,但一遇天旱,井中無水可用。雙泉村人不氣餒,1957年冬至1958年春在村東修築了一條大水壩,夏天儲水,春秋澆灌田地。初步解決了附近農田的澆水問題。1963年又在村東石龍溝動用全村所有勞力,築起了一座更大的水壩。兩條大壩的建成緩解了雙泉村缺水的狀況。但後因夏季少雨,兩壩乾涸,又發生了水荒。1967年春天打出了第一眼深井,深井水源充足,日出水量1000多方。1987年村委又投資埋設地下管道。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以後陸續打出了7眼深井,做到了電機、水泵、水渠全配套。終於結束了祖祖輩輩無水的歷史。
雙泉村,這個古老而年輕的村莊,如今正日新月異地變化著,一步一步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雙泉村雖窮,但人們一向重視教育,解放前村里就有國小一處。建國後,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辦起一所標準化國小。1997年雙泉村與大莊村聯合在兩村之間修建了一所區級規範化國小。由於村里尊師重教成風,孩子們個個學習認真,自建國以來,村里共考出60餘名大學生。其中王慶山之子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授,盧紅書留學加拿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