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斑綠柳鶯

雙斑綠柳鶯

雙斑綠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體長11-12厘米。體型稍小,類似極北柳鶯。上體呈橄欖綠色,眉紋淡黃色,貫眼紋暗褐色,兩翅和尾黑褐色,翅上具兩道明顯的白色或淡黃色翅上翼斑。下體白色沾黃。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黃褐色;跗蹠暗褐色。

主要棲息于海拔400-4000米的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白樺及白楊樹叢中。性活躍,常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冬季多在次生林或灌叢中活動。主要食物為昆蟲,如甲蟲、蝽象、虻、鱗翅目昆蟲,以及蜘蛛等動物性食物。分布於中國、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鄂霍次克海,蒙古,阿爾泰,越冬於泰國和中南半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斑綠柳鶯
  • 拉丁學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
  • 別稱:柳串兒、柳串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鶯科
  • 柳鶯屬
  • :雙斑綠柳鶯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人及年代:Swinhoe,1861
  • 同義學名: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 
  • .:plumbeitarsus
  • 英文名稱:Two-barred Greenish Warbl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雌雄兩性羽色相似。上體概呈橄欖綠色,頭頂羽色稍暗;眉紋長而顯著,呈黃白色,從嘴基沿眼上達後頭。自鼻孔向後延伸至枕部的貫眼紋為暗褐色,緊鄰眉紋之下從嘴基經眼延伸至腦後。頰褐,耳上覆羽為黃、褐色相混雜;飛羽和翅上覆羽均為黑褐色,飛羽、各羽外翈羽緣黃綠色或暗綠色,內翈羽緣灰白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先端白色或淡黃白色,形成兩道明顯的翅上翼斑;尾羽黑褐色。下體包括尾下覆羽白色或污灰白色,稍沾黃色,兩脅綴以橄欖綠灰色或灰黃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沾黃。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黃褐色;跗蹠褐色或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7-12.5克,♀6-8.5克;體長♂99-119毫米,♀106-118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57-63毫米,♀56-63毫米;尾♂44-56毫米,♀40-48毫米;跗蹠♂17-21毫米,♀17-2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400-4000米的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白樺及白楊樹叢中。春季遷徙期間常成小群活動在林緣或道旁次生林及灌叢中;繁殖季節,常在茂密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的樹冠層活動。

生活習性

夏候鳥,部分冬候鳥旅鳥。每年4月遷來中國東北繁殖地,秋季於9月未至10月初開始南遷,最晚在10月25日還見於長白山。
性活躍,常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冬季多在次生林或灌叢中活動。鳴聲似暗綠柳鶯。叫聲特別的乾澀似麻雀的三聲節的平調"chi-wi-ri”聲。主要食物為昆蟲,如甲蟲、蝽象、虻、鱗翅目昆蟲,以及蜘蛛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高棉、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澳門、蒙古、緬甸、俄羅斯聯邦(中亞區,東亞區)、泰國、越南。
旅鳥: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英國。

中國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赤峰市、鄂爾多斯、阿拉善盟)、黑龍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牡丹江)、吉林(長白山、延邊、通化、吉林)、遼寧(丹東、大連、營口、莊河、蓋縣、朝陽)、甘肅(武都)、西藏(昌都地區、南至拉薩)、北京、河北北部山地(夏候鳥),遷徙期間見於四川(南充及川西一帶)、貴州(遵義)、雲南(昆明、新平、永善、蒙自)、廣東、海南、香港等地(旅鳥、冬候鳥)。
雙斑綠柳鶯分布圖雙斑綠柳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於林中溪流岸邊山坡上或岩石縫隙中,巢築地面,呈球形,側面開口,由苔蘚編成,置於苔蘚的岩縫中。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每窩產5-6枚卵,呈白色,大小為15-15.8毫米×11.3-11.6毫米。雌鳥孵卵,雛鳥晚成性,由雙親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