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

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

《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傅葆石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
  • 頁數: 245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外文書名: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kong
平裝: 2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33088
條形碼: 9787301133088
尺寸: 22.2 x 15.4 x 1.8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傅葆石 譯者:劉輝
傅葆石,香港出生和成長,美國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伊利諾大學歷史系教授,編著包括Passivity,Resistanc,and Collaboration:Intellectual、Choices in Occupied Choices,China Forever: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The Cinema of Hong Kong:History,Arts,Identity 和《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

內容簡介

《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是一部談論電影,思考歷史的書,20世紀的中國,戰亂頻仍,特別是日本侵華和緊接而來的國共內戰,人們顛沛流離,生存環境模糊多變,曖昧迷離,正和邪、忠和姦的界線游移定,不可能用簡單化的二元思維來加以解讀。
為了反思這段圍繞著滬港雙城的電影文化展開的故事,《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作者運用了大量極為珍貴的文字、影像資料,深入探討日本占領區和英國殖民地的中國電影文化、錯綜複雜的中日文化關係、在戰流散的困境下中國電影人的惶惑抉擇、早期形成的曖昧難辨的香港身份、國語片和粵語片的糾纏互動。以及由此牽涉到的種種爭議(如誰是“漢奸”,什麼是“漢奸電影”等),著力重構抗戰前後(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間的雙城故事。藉此呈現中國電影文化的複雜多義,重新審視一段被人忽略、遺忘的歷史。

目錄

序一
序二
中文版前言
譯者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半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圖譜
2.1 張善琨和新華公司的崛起
2.2 滬-港紐帶
2.3 電影業的重建
2.4 明星,現代性,《木蘭從軍》
2.5 “此時此地”
2.6 拍攝“歷史”
2 7 電影院的繁榮
2.8 國家與“他者”:焚燒《木蘭從軍》
2.9 結語
第三章 民族主義和殖民主義:重寫香港電影史
3.1 香港電影的誕生
3.2 香港電影的繁榮
3 3 殖民主義和戰時電影
3.4 大中原心態(THE CENTRAL PLAINS SYNDROME)
3.5 雙重邊緣化:香港的身份
3.6 日據時期的香港
3 7 結語
第四章 娛樂至上:淪陷電影的選擇(1941—1945)
4.1 淪陷電影的複雜互文背景
4.2 曖昧的合作
4.3 娛樂的政治策略
4 4 上海的.日本電影
4.5 “鴉片戰爭”成為愛情悲劇的題材
4.6 娛樂的曖昧性
4.7 從中日合作製片到雙重敵化
4 8 結語
第五章 尾聲:在香港重塑影像“上海”
5.1 離開上海
5.2 在香港拍攝電影
涉及影片片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