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團棘胸蛙

雙團棘胸蛙

雙團棘胸蛙俗稱“石蚌”。我國類中體形最大者之一,體長可達12厘米,粗壯肥碩,後肢肌肉尤為發達而強壯。雄性的前肢明顯比雌性發達,並且內側有黑色角質刺,胸部有成片的黑色角質刺,成左右兩團,統稱婚刺,雙團棘胸蛙故得此名。常棲息於水溝或山間溪流內,白天隱伏於石下,夜晚在岸邊或石上活動捕食。我國分布於滇中、滇東、滇西等地區。由於人們喜食此蛙,目前體形較大的成蛙數量已顯著下降,其生存狀態堪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團棘胸蛙
  • 拉丁學名:Bi-lump Spined-breasted Frog
  • 別稱:抱手雞
  • 二名法:Paa yunnan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棘蛙屬
  • :雙團棘胸蛙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貴州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詳細資訊,分布範圍,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消化道的大體解剖結構,

詳細資訊

雙團棘胸蛙(Paa y unnanensis Anderso n)屬蛙科棘蛙屬, 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
南。
是否藥用動物:是是否經濟動物:是經濟用途:體大肉肥美,有飼養價值。
中國紅皮書:VU
·Iucn2003:VU A2acd
·生 境:成體一般喜居于海拔1500-2400m左右的山溪或隱蔽於水溝內;蝌蚪生活于山溪中。
·體 型:體形大,成體一般雄蛙98mm,雌蛙95mm左右。
·繁 殖:卵成串,卵徑4mm左右。卵產於水淹沒的石下,粘連成串,一端附於水的石塊上,另一端懸於水中。成體一般不離開水體,產卵在沒於水的石塊下。雄蛙在繁殖季節有強烈抱雌習性,山區居民稱"抱手雞"。

分布範圍

雙團棘胸蛙(學名:Rana yunnanensis)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山溪或水溝中。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至2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戶撒。
雙團棘胸蛙雙團棘胸蛙

形態特徵

俗稱“石蚌”。我國蛙類中體形最大者之一,體長可達12厘米,粗壯肥碩,後肢肌肉尤為發達而強壯。雄性的前肢明顯比雌性發達,並且內側有黑色角質刺,胸部有成片的黑色角質刺,成左右兩團,統稱婚刺,雙團棘胸蛙故得此名。
雙團棘胸蛙雙團棘胸蛙

生活習性

常棲息於水溝或山間溪流內,白天隱伏於石下,夜晚在岸邊或石上活動捕食。由於人們喜食此蛙,體形較大的成蛙數量已顯著下降,其生存狀態堪憂。
雙團棘胸蛙雙團棘胸蛙

消化道的大體解剖結構

雙團棘胸蛙的消化道可分為口腔、咽、食道、胃和腸五部分。
雙團棘胸蛙
口腔:口裂寬闊, 上頜有犁骨齒兩列, 排列成“\/”狀, 口腔黏膜平滑。
咽:有4 ~ 6 條縱向皺襞, 較發達, 一直向深部延伸至食道。
食道:食道較粗, 長約12 ~ 16 mm , 內壁有6 ~ 8 條明顯的縱向皺褶, 近咽部呈喇叭狀, 近胃部稍膨大。
胃:胃呈長囊狀彎曲, 長約24 ~ 29 mm , 其上半部被肝臟左葉完全覆蓋. 胃內壁有6 ~ 8 條縱向皺襞,但明顯不如食道皺褶發達. 皺襞自賁門部向後高度明顯降低, 至幽門部逐漸變為扁平甚至消失。
腸:腸全長199 ~ 230 mm , 為體長的2. 5 ~ 2. 9 倍, 可分為小腸和大腸. 小腸是腸道最長的部分, 約181 ~ 200 mm , 為體長的2. 2 ~ 2. 6 倍. 小腸又分化為十二指腸和迴腸. 十二指腸細短, 起於幽門之後, 止於膽管開口處, 為腸全長的6 %~ 7 %左右. 十二指腸與胃的交界處有明顯縊縮, 分界清楚;與迴腸的分界不十分明顯, 但因為迴腸管壁較粗, 兩者可以區分. 迴腸位於腹腔右下方, 未被肝臟覆蓋, 自前向後逐漸變細, 在腹腔內彎曲盤旋5 ~ 6 圈, 後端與大腸的分界清楚. 大腸直而短, 長18 ~ 30 mm , 粗大. 管壁薄, 腔面平滑, 基本無皺褶;管腔大, 約6 ~ 8 mm , 是小腸的3. 1 倍, 直腸的2. 5 倍. 直腸(圖2), 即是粗大的大腸與泄殖腔之間驟然變細的部分, 細短, 長2 ~ 3mm。
雙團棘胸蛙
圖2:雙團棘胸蛙直腸部分解剖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