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採暖氣象指標

我國現行規範(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1989)集中採暖期仍採用的是按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或等於採暖室外臨界溫度,一般民用建築和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築物選取5℃,凡日平均溫度≤5℃的天數(必須說明,這裡所謂的平均氣溫天數,系指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5℃的天數),歷年平均在90天以上的地區為集中採暖地區。由圖可以看出,集中採暖地區分布在沿淮河秦嶺再沿青藏高原的東側,穿橫斷山脈到雲貴和西藏交界處這一線以北、以西的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中採暖氣象指標
  • 外文名:Central heating meteorological indicators
  • 溫度界限:5℃
  • 計算方式: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
  • 分布:沿淮河秦嶺再沿青藏高原的東側
  • 規範: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
簡介,集中採暖氣象指標,

簡介

採暖是用人工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內溫度,以創造適宜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的技術。國內一直是按日平均溫≤5℃的日數作為採暖臨界溫度,將採暖臨界溫度的開始和終止日期之間的整個時段稱採暖期。採暖期中的天數稱為採暖天數。全部天數的日平均溫度的平均,即為採暖期室外平均溫度。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實際情況已有改變。以北京為例,氣溫低於5℃的日期大體從11月9日到次年3月17日,所以北京採暖期定為11月15日到翌年3月15日。然而在採暖開始的前1~2周和結束後1~2周,人們普遍感到冷,不舒適。因此一些單位從11月初就開始採暖,3月末才結束採暖。我國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情況。若按北京11月初至3月末為採暖期,那么確定採暖期的日平均溫度應該提高到≤8℃,這樣北京的採暖期應為11月1日至3月29日。不過根據我國能源及燃料的供求狀況,把所有建築物的採暖、室外臨界溫度統統提高到8℃是不現實的,只能區別對待。
若把臨界溫度從5℃提高到8℃,燃料消耗量増加不到7%。在採暖期更長的地方,其增加更少,如哈爾濱僅增加3.8%。如果加強管理,杜絕浪費,提高鍋爐供熱效率,至可望在少增加的情況下,就會使採暖效果大為改善。
利用我國1000多個氣象站資料,根據採暖臨界溫度≤5℃的天數,將我國區劃為3個區。

集中採暖氣象指標

我國現行規範(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1989)集中採暖期仍採用的是按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或等於採暖室外臨界溫度,一般民用建築和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築物選取5℃,凡日平均溫度≤5℃的天數(必須說明,這裡所謂的平均氣溫天數,系指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5℃的天數),歷年平均在90天以上的地區為集中採暖地區。由圖可以看出,集中採暖地區分布在沿淮河秦嶺再沿青藏高原的東側,穿橫斷山脈到雲貴和西藏交界處這一線以北、以西的地區。
由於我國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採暖區內各地氣溫≤5℃的天數南北相差很大,如河南洛陽95 d,北京129 d,瀋陽152 d,哈爾濱179 d,內蒙古海拉爾213 d。我國氣溫≤5℃天數最多在青藏高原,如青海瑪多為286 d,西藏那曲為256 d等。
瑪多採暖期為從9月2日到6月14日。像瑪多這類地區1年中僅79 d不採暖,若把採暖期的標準定為日平均溫度≤8℃,那么瑪多採暖期為8月6日到7月14日1 a中僅22 d不採暖。所以青藏高原是名副其實的高寒地區。
集中採暖氣象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