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鳴湖保護區

雁鳴湖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內,由雁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成立於1991年,保護對象為濕地。保護區總面積539.4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鳴湖保護區
  • 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
  • 成立於:1991年
  • 保護區總面積:539.4平方千米
簡介,濕地狀況,生物資源,3.1植物資源,3.2動物資源,保護工作,

簡介

雁鳴湖保護區
雁鳴湖保護區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內,東鄰黑龍江省寧安市,北靠黃泥河林業局,西南與敦化市官地鎮、額穆鎮、黑石鄉接壤,東南與敦化市林業局相接。由雁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雁鳴湖縣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1年,2002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濕地。保護區總面積539.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196.49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248.46平方千米,試驗區面積94.45平方千米。屬中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約20℃,1月平均氣溫﹣17℃。年均降水量620毫米,無霜期約120天。10月地表結凍,凍期長達6月,一般凍土深1.55~1.7米,最深為1.84米。年均風速3.2米/秒,冬春秋三季盛行西風,年均大風日19天,最大風速41米/秒。

濕地狀況

保護區濕地地處張廣才嶺南麓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張廣才嶺余脈馬鹿嶺、小嶺等由北向南延伸到牡丹江沿岸,其間分布有森林、溪流、谷地和草甸,構成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濕地生態系統為沿牡丹江水域形成,總面積115.45平方千米,占保護區面積的21.4%,包括天然濕地、人工濕地2類。天然濕地面積99.97平方千米,占濕地總面積的86.6%,包括河流、湖泊、泛濫地、灌叢、森林沼澤和草本沼澤6種濕地類型,面積分別為28平方千米、8.62平方千米、16平方千米、15.45平方千米、7.4平方千米、24.5平方千米;人工濕地濕地面積15.48平方千米,占總數的13.4%,包括灌溉地和蓄水區2種類型。保護區內濕地水體主要包括雁鳴湖、小山水庫、西河水庫、丹江水庫等5處水庫、30餘處自然泡沼以及牡丹江。雁鳴湖位於雁鳴湖鎮的塔拉河口,在原天然塔拉泡上築壩而成,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343平方千米,塔拉河發源於雁鳴湖鎮廟嶺子峰南,多年均徑流量為8578萬立方米,平均流速2.72立方米/秒,湖區總庫容達2810萬立方米。小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達63.6平方千米,總庫容為1080萬立方米;西河水庫控制面積為36平方千米;丹江水庫控制面積為30平方千米;牡丹江自西向東橫貫保護區南部,流經區內的長度為53千米,流域面積2.383萬平方米,年均徑流量26.8億立方米,年均徑流深26厘米。
土保護區內土壤類型以暗棕壤、白漿土為主,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5%,其次為灰棕壤、草甸土、沼澤沖積土及水稻土。暗棕壤分布在保護區東北部玄武岩低丘處;白漿土分布於中南部台地區;灰棕壤分布在西北部花崗岩低丘區;草甸土主要分布於區內台地間水線、低洼處以及江河漫灘處;沼澤土沖積土和水稻土零散分布於牡丹江沿岸帶。

生物資源

保護區內動植物種類眾多,共有植物1460種,動物910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植物有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植物有50種。

3.1植物資源

東北紅豆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8種,包括紅松、水曲柳、黃檗、蓮、野大豆、紫椴等。濕生植物主要有蘆葦、鳶尾、大小葉樟、香蒲、水木賊、菰草等,水生植物主要包括睡蓮、菱角、雞頭米、蓮葉荇菜和槐葉萍等。

3.2動物資源

原麝;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7種,包括棕熊、黑熊、水獺、猞猁和馬鹿等。共有魚類5目12科44種,其中珍稀魚類有哲羅魚、紅點鮭、細鱗魚、黑龍江茴魚和江鱈等。此外還有昆蟲類14目118科406屬546種。

保護工作

保護區管理局下設6個職能部門和大山、大溝、四海店3個保護管理站,配有攝像機、照相機、望遠鏡、巡護車輛和電腦等設施。敦化市政府制定了《吉林雁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在保護重點濕地內禁牧的規定》、《保護區內居民十不準》等規範管理法規和檔案,為保護區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保護局在區內架設人工生態圍欄80餘千米,修築巡護公路34千米。自2000年實行退耕還林工程,至今完成退耕還林15平方千米、還草3平方千米、還濕0.7平方千米,造林25平方千米,使森林覆蓋率提高至5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