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慝

隱慝

隱慝是漢語詞語,讀音為yǐn tè,意思是別人不知的罪惡,不可告人的罪惡,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廟,罪之也,於是展氏有隱慝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慝
  • 拼音:yǐn tè
  • 釋義:別人不知的罪惡,不可告人的罪惡
  • 出處:《左傳·僖公十五年》
孔穎達疏:“隱蔽之惡,不見於外,非法令所得繩也。”楊伯峻註:“隱慝可有兩義,一謂人所不知之罪惡,一謂不可告人的罪惡。”
【示例】
①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上》:“ 夏侯氏便於座中攘臂大呼,數元艾隱慝穢惡十五事。”按,《後漢書·黃允傳》作“隱匿”。
②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貝編》:“僧即發聲,其詞皆五百從前隱慝也,五百驚而自悔。”
③清黃遵憲紀事》詩之三:“隱慝數不盡,汝眾能知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