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變化模型

階段變化模型

階段變化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 Stages of Change),通過變化的階段分析,從干預理論中整合出行為改變的過程和其中的一些主要規則。該模型的理論依據:認得行為變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而且每個做出行為改變的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動機。

影響因素
1983年,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階段變化模型由變化階段(stages of change)即對其產生影響的均衡決策(decisional balance),變化過程(processes of change)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等四個因素組成。
1.變化階段(stages of change)
變化階段作為該理論最主要的核心組成部分,打破了傳統上從做(do)/不做(do not)完全二分化結果的層面上看待問題的局限,而是用動態的眼光,通過不同速率、螺旋形升降的變化階段及影響階段變化的心理因素(見下圖),對整個行為改變的動態過程進行解釋和說明。鍛鍊行為的變化經歷6個階段:即前預期階段(precontemplation)、預期階段(contemplation)、準備階段(preparation)、行動階段(action)、維持階段(maintenance)和終極階段(termination)。
2.均衡決策(decisional balance)
變化階段螺旋發展圖變化階段螺旋發展圖
均衡決策概念最早出現在1977年由Janis 和Mann提出的決策“平衡表(balance sheet)”中,主要用於個體評價一種行為對自身產生的收益(pros)和弊端(cons)。在階段變化模型中,收益和弊端權衡的結果取決於個體處在哪一個階段。譬如,當個體認為鍛鍊可能給自身帶來的弊端(占用了工作或休息時間)大於收益(增進身體和心理健康)時,想要改變行為(由慣於久坐改變為開始鍛鍊)的動機水平就會比較低。反之則動機水平比較高。
3.變化過程(processes of change)
變化過程概念是再綜合了300多種心理治療理論的基礎之上構建和提出的。它指個體隨著行動變化而產生的行為的、認知的和情緒上的反應,由各包含5個因素的認知過程(意識提高、效果共感、環境再評價、自我再評價、社會性解放)和行為過程(反條件化、互助關係、強化管理、自我解放、刺激控制)所組成。
4.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簡單來說,階段變化模型中的自我效能概念就是我們在通常意義上使用的對自己能否完成某項特殊任務的信心的評價。模型假設:每一個變化階段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都會有所不同,當個體成功實現由低級階段像上一級階段轉換的時候,就會因此獲得效能感;反之,當個體在原變化階段徘徊或跌落回前期階段的時候,效能感會因此而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