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江中學

隆江中學

惠來縣隆江中學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陶鑄同志倡建於1956年,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同志題寫校名。是一所規模較大,擁有揭陽市”市一級學校“,揭陽市“平安校園“稱號的完全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來縣隆江中學
  • 外文名:long jiang zhong xue
  • 簡稱:隆江中學
  • 創辦時間:1956年
  • 辦學性質:完全中學、普通高中
  • 校訓:崇學尚德,求實創新
  • 主要獎項:市一級學校,揭陽市“平安校園”
  • 知名校友:許銀川
  • 所屬地區:廣東惠來
  • 類型:半封閉制完全中學
  • 主要院系:國中部、高中部
  • 現任校長:黃武明
辦學條件,學校規模,師資力量,辦學歷史,文化傳統,校徽,校訓,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校歌,學術研究,校園建設,辦學成果,

辦學條件

學校規模

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紅秀山,占地669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016平方米,校園綠化覆蓋率達46%。
學校有教學樓三棟,總教室量56間(1棟16間教室、2棟與3棟各20間教室),可容納學生總量約有3360人,建有金賢圖書館一棟,金賢綜合樓一棟,其中金賢綜合樓配備了電腦室、課堂互動室、圖書室及理化生實驗室和儀器室、教導處,科研室,校長室、副校長室等,建有舊教師宿舍樓,5年發展規劃重建教師宿舍樓約七幢,新校門因地理原因廢置。
重新鋪設200米水泥跑道一條,新砌水泥車道一條,設立籃球場三個。

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工165人,其中專任教師126人,大學本科畢業68人(其中招聘外省籍教師23人);中學高級教師19人,中學一級教師73人,學校現有學生2500多人,以國中居多,高中較少,設有42個教學班。

辦學歷史

1956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陶鑄同志倡議建立惠來縣隆江中學
隆江中學
木棉花開
學校建成後,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親自題寫校名”隆江中學“。

文化傳統

校徽

惠來縣隆江中學的校徽,以隆江中學字樣在上,中心以木棉花作為標誌。
隆江中學
校徽

校訓

崇學尚德,求實創新
隆江中學
學校操場

辦學宗旨

嚴謹治校,興學育才

辦學理念

讓學生享受較為優質的教育
使學生奠定終生髮展的基礎

校歌

作詞:張志兮
隆江中學
校歌
作曲:羅立明
蒼蒼紅秀山,
清清襟江水,
木棉花開紅勝火,
校園桃李竟芬芳。
勤教苦學又紅又專。
春風化雨,
一代新人茁壯成長。
發揚革命傳統,
立志振興中華,
理想之花向陽開。
德智體全面發展,
在建設四化的大道上,
我們並肩向前!

學術研究

學校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引進競爭機制,實施制度管理,形成了一支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全校教職工秉承“讓學生享受較優質的教育、使學生奠定終生髮展的基礎”為辦學理念,以“崇學尚德、求實創新”為校訓,堅持以人為本,科研先行的戰略思想,強化競爭意識和質量意識,不斷開拓創新,在鞏固國中教育的基礎上,法子越來越凸顯其區域辦學趨勢,高中教育與國中教育並駕其驅,教育教學效果顯著。

校園建設

為貫徹落實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合理調整全縣高中辦學格局,充分發揮隆江中學的資源優勢,促進全縣高中教育均衡發展,2010年7月中旬,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縣分管領導在縣教育局、隆江鎮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先後視察了隆江中學並就學校發展發表了專題調研,根據各級黨政、地方各界熱心人士以及,繪製了《惠來縣隆江中學五年發展規劃(2010-2015)》藍圖,對學校進行擴建改造。
擴建改造工程列為惠來縣重點建設項目,計畫總投資8617萬元,首期工程由以黃少賢先生為總裁的廣東金賢集團公司捐建,計畫投資2600萬元。截止2015年,校門、圖書館、綜合樓、教學樓等項目已基本完工,隨著擴建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隆江中學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前景。

辦學成果

曾評為”廣東省貫徹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學校“、揭陽市”文明學校“、揭陽市”平安校園“、惠來縣”縣一級學校“、惠來縣教育局”在揭陽市高中招生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單位(國中畢業考試)等。
學校共有43人次分別獲得全國國中數學競賽二等獎;全國中學生新課程英語語言能力競賽九年級組一等獎;第五屆”星河杯“中小學生作文比賽二等獎;現代文閱讀能力競賽二等獎,現場作文高二組二等獎;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
教師在教研教改、論文評比中成績突出,共出現38位教師的論文著作在國家級、省級、市評比中獲獎,並在國家教育,廣東教育、揭陽教育等刊物中發表.
歷年來共有領導、教師28位先後獲得”南粵教書育人優秀老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揭陽市優秀教師“、”揭陽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