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覺殿日寇侵華暴行遺址

陽覺殿坐落在慈谿市觀海衛鎮南部市林場的大霖山東南坡,前身是清隱庵,始建於元,明萬曆年間重建,以“山高陽覺殿日寇侵華暴行遺址陽覺早”而名。它由玉清宮、長清宮、太清宮、玉皇宮等建築組成,飛檐斗拱,畫棟雕梁,氣勢肅穆壯觀,時為浙東道教勝地。著名文學家袁宏道為寫《徐文長傳》曾踏勘陽覺殿,並留下了“萬壑松濤萬竹煙,摩崖直欲抱青天。步穿險磴雲雙履,笑破濃夢綠一肩”的詩篇。


1942年10月7日,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與四支隊從鳴鶴場轉移到陽覺殿時,遭遇從三七市方向前來“掃蕩”的日寇,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打死打傷日軍200多人,浙東遊擊縱隊再次威震三北。
遭受沉重打擊的日本侵略者,於當日下午再次集結兵力進行反撲,見浙東遊擊縱隊已全部轉移,惱羞成怒,對陽覺殿的道徒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並放火焚燒陽覺殿。12名男女道士慘遭殺害,玉皇宮以外的殿宇寮舍全被付之一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繼1939年5月轟炸龍山、觀城、范市後在三北大地犯下的又一罪行。
“去年是日此山中,抗擊日偽寄萍蹤。今日重逢踏舊跡,空谷無人杜鵑紅。”這是當年陽覺殿道姑妙嬋重上大霖山時發出的感慨。60多年過去了,大霖山的大青石還在,陽覺殿的斷垣殘瓦還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暴行鐵證還在。
1986年7月慈谿縣人民政府將陽覺殿日寇侵華暴行遺址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