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山

陽虛山

陽虛山,又名陽峪,洛南縣城西北24公里處,相傳是倉頡築台造字之處。史書記載,倉頡本是黃帝史官,長相奇異,雙目四瞳。他見神龜負文出洛水而生靈感,觀鳥獸蹄行之跡而創漢字,被後人稱為“字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虛山、陽峪
  • 所在地:洛南縣
  • 傳說:倉頡造字處
地理位置,倉頡造字,

地理位置

倉頡造字陽虛山
倉頡造字的傳說在戰國時就已廣為流傳。據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雙目四瞳,很有聖德。一次,他“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汭之水”,見神龜“丹甲青文”而出。龜背上的清晰紋理使倉頡很受啟發,他想到自己每天結繩記事,常常力不從心,倒不如創造一些符號來記事。
於是,倉頡在陽虛山上一處平地住下,與隨從、家人一起開始了造字的宏偉工程。他每天觀察萬物,苦思冥想,多年後“見鳥獸蹄行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時,初造書契”——中國第一批古漢字終於產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得以終結,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先秦的許多文獻對此均有記載,如《淮南子·本經訓》稱“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韓非子》也對倉頡造字的情景進行了描述。
成書於西漢晚期的《河圖玉版》記載,倉頡受神龜啟發而創造的28個古字,當時刻在陽虛山的石洞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要求“書同文,車同軌”,由宰相李斯負責此事。李斯在創製小篆作為全國統一文字時,曾到陽虛山辨認過這些古字,據說當時只能認出其中8個。
陽虛山上曾有古碑,現已不存,如今倉頡造字台遺址處的碑立於20世紀90年代。明清時期,兵刑兩部侍郎張鼎延曾賦詩《倉頡造字台》稱“南巡盛跡舊蕭條,指點荒台事寂寥”;清代河南府府尹張漢也有《造字台》詩云:“我觀造字台,恍然見倉史。洛涌壓群書,要窺無字始。悠悠太古初,結繩為上理。”歷代常有人到此懷古,感念“字聖”功績。
“現在的造字台遺址其實是倉頡家人倉北海的墓冢。當時造字歷時很長,非常辛苦,倉北海就累死在陽虛山。倉頡在他的墓冢上晾曬用泥捏好的字,因此這裡也稱曬字台。”洛寧文史專家曲少波先生說,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爭“倉頡造字處”這一名片,與其他地方相比,洛寧陽虛山附近有“洛出書處”古碑、龜窩石壁題詩,還有倉頡隨黃帝設壇祭水的龍頭山等,這些都是倉頡造字於此的重要證據。
玄滬水邊有龜窩
在興華鄉與羅嶺鄉、長水鄉交界處的陽虛山下,玄滬(也叫元扈、玄扈)水蜿蜒流出,注入洛河,這就是倉頡見神龜“丹甲青文”而出的地方。
關於此地,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八《河南三·永寧縣》中有明確記載:“陽虛山,在縣西五十里,一名陽峪。黃帝時倉頡隨帝南巡,登陽虛之山是也。有元扈水出焉,流而注於洛。”沿玄滬水逆流而上,進山1.5公里左右有龜窩、龜灘等遺蹟,可惜洛河漲水,不能徒步經過。
24日中午,我來到玄滬水與洛河交匯處,望著對岸群峰,想像不出龜窩是何等模樣。同行的曲少波先生去過多次,他說:“龜窩風景很美,以前也很有名。有一次我進去尋古,還在石壁上發現一首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的詩,是廣東道進士劉武臣所題:引蔓緣崖步澗泉,鳥聲正爾弄清妍。潛蹤莫遣驚飛去,留與遊人當管弦。題目就叫‘游龜窩至此偶成’。”
從這裡往東數百米,長水大橋北邊就是倉頡隨黃帝設壇祭水的龍頭山,又叫檀塢山、壇屋山。此山處於442.5公里洛河上下游的分界線上,往西是崇山峻岭,往東是一馬平川,洛河如玉帶從山下經過,一派秀美風光。
曲少波先生說,別看龍頭山不高,卻很有名氣。黃帝就是在這座山上祭水後派倉頡代自己“南巡”,才有了陽虛山造字一事。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後,也是在此得神龜負書,並根據龜背上的圖形分天下為九州,創製了治理天下的“洪範九疇”。
後人為紀念此事,在山頂建有禹王廟,廟前曾有清代古碑。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重編的《河南通志》中也記載:“禹王廟,在永寧西長水鎮。昔禹治水成功,洛龜呈瑞,故立廟祀焉。宋淳化四年建,元延祐三年學士薛友諒修,皇明正統年間重修。”
洛出書處有古碑
從龍頭山再往東走不遠,今洛寧縣西20公里的長水鄉西長水村就是“洛出書處”。
《周易·繫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神龜出於洛水,其背上的圖形名曰龜書,又稱洛書。洛書包羅萬象,奧妙無窮,為人類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龍馬遊河,羲帝因圖而畫卦;神龜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疇。”與河圖相比,洛書標誌著中國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它用9個自然數(河圖用了10個)排列成一個正方形,形成華夏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九宮圖,其奇妙結構和無窮變化令中外數學家為之嘆服。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對其十分推崇,曾稱“洛書可能作為我們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
24日中午,我與曲少波先生一起來到西長水村,看到了相距很近的兩塊古碑。東邊一塊立於古井旁邊,上書“洛出書處”四個大字,青石材質,保存完好,是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臘月河南府府尹張漢手書,永寧縣縣令沈育所立。
“民國初年改永寧縣為洛寧縣,長水鄉西長水村曾長期是永寧縣治所在地。浙江人沈育只在這裡當了一年縣令,卻辦了一件大事,就是立碑證明‘洛出書處’。”曲少波先生說,雍正二年天氣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沈育這個永寧縣縣令乾不下去了,他“賓從淒涼童僕散,更無書札到京華”,準備離開這裡。就在離開之前,河南府府尹張漢前來視察,命他立了這塊碑。
這塊碑被柵欄圍起,立於一口古井旁邊。古井東邊有一院落,裡面是洛神廟,也保存著一塊古碑。這塊古碑石質粗糙,下面大部分漫漶(音huàn)不清,只能看到碑額上的幾何圖形和一個“洛”字。
“東漢之前多用‘雒’,曹丕稱帝後改雒為洛,雒陽又稱洛陽。因此,從這個‘洛’字推斷,此碑可能刻於曹魏時期,因下半部分長期埋在水裡,字跡漸被沖刷磨損。元至和年間,山東名士杜仁傑曾來這裡,留下了‘字形漫泯不盡識,歲月唯有蒼苔知’的詩句。

倉頡造字

為了紀念這位文字始祖,在縣城東南隅修建了倉聖祠。祠內有正殿、享殿、前殿。正殿奉木神牌位,題“倉聖之神位”五字,朱底金字。享殿由陝西督學使許振諱題“奎文啟聖”四字。大門由洛南縣令伊允楨題“倉聖祠”,字跡蒼勁有力。如今的倉聖祠仍保持原貌,成為遊客朝拜倉聖的絕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