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昌廟

陸昌廟

陸昌廟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松江府城隍廟下面的一個城隍老爺行宮,就是分廟。松江民眾懷念李待問,尊為府城隍,塑像為祀。陸昌廟是在莘莊鎮最初興起的時候就開始建造的,是個古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陸昌廟
  • 修建時間:明嘉靖年間
  • 相關人物:李待問
  • 所在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典故,

簡介

說起陸昌廟,先得從松江城的城隍廟談起。唐代,在當時的華亭縣城關鎮(今松江區區治所在地)建有城隍廟,是屬於縣一級的城隍廟。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翌年改稱松江府,華亭縣城隍廟便成為了松江府城隍廟。唐、宋的華亭縣城隍廟以及元、明的松江府城隍廟據傳說供的是漢劉邦手下的大將——紀信。到了清朝,松江府城隍廟裡供的是李待問。
陸昌廟

歷史

陸昌廟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松江府城隍廟下面的一個城隍老爺行宮,就是分廟。(像現在的派出所)。以前人稱上海縣老城隍廟的淡井廟(在今永嘉路12號),曾經也是松江府城隍廟下面的一個分廟。陸昌廟是屬於鎮一級的城隍廟,就像現在朱家角的城隍廟一樣。推測起來,陸昌廟也應該曾經供過紀信和李待問。陸昌廟的老建築,在解放後一段時期內尚存殘構。上世紀70年代,該廟宇殘剩建築曾經被用來當作一所國小的校舍。後來沒多久國小拆掉了,該廟宇建築也就片瓦不存了。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最終把一位當地人物李待問當作了城隍廟神主,當作了他們的城隍老爺;這和把紀信、霍光(現豫園城隍廟的神主之一)乃至秦裕伯當作神主來祭祀相比較,生出了怎樣的新意義呢?後來人們又在上海城隍廟裡塑起了陳化成塑像,把陳化成也當成了城隍神來祭祀。
陸昌廟

典故

李待問(1603~1645年)字存我。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家住郡城榻水橋堍。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工文章,精書法。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與同郡沈猶龍、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等起義抗清,遷母於鄉,身任守東門之職。八月初三日,清兵用計襲取西門,城破。見大勢已無可挽回,乃從東門下來。有百戶挽住說:“您讀爛《四書》,今天將怎樣?”待問說:“為臣死忠,這是常事,我不過想和家人作最後訣別罷了。”百戶說:“您能這樣,我先斷頭以待。”就拔刀自刎而死。待問憑屍而哭。倉卒抵家,少妾換衣涕泣,眾人都勸逃走。他笑著說:“死,是我分內之事。且不死,將何以對待那位百戶呢?”於是引繩自縊。氣未絕而被俘。勸降不屈,慷慨就義。臨死,猶告清將不可殘殺民眾。
松江民眾懷念他,尊為府城隍,塑像為祀。誕辰為陰曆七月十四日,府城隍廟例有盛大廟會。
陸昌廟是在莘莊鎮最初興起的時候就開始建造的,是個古廟。廟有三寶:古樹、古橋、古牡丹。 上世紀80年代末還有此廟遺蹟,見有桃林數畝,老樹瀟瀟,古橋臥波,野趣十足。但是現在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裝潢市場,老樹夾於市場店鋪間,樹側立了一個新廟。原來清波蕩漾、魚翻蛙鳴的廟前河,成了一個死水池子。聚星橋消失了,在原來古橋的位置出現了一座鐵欄水泥橋。
陸昌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