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長堤

陶樂長堤

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一月,寧夏巡撫賈俊役使一萬人修築了寧夏“沿河邊牆”,以防止敵人趁冬季河水結冰渡河。

寧夏境內的明長城是明成化嘉靖年間修起的,約有1000餘公里,其西與至甘肅嘉峪關長城相連線,其東與陝北大同河北山海關長城相連線,是明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在寧夏境內東由陝北定邊縣進入寧夏經鹽池、靈武止黃河邊橫城,俗稱“河東牆”;自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橫城沿河北行經陶樂、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巴音陶亥鄉止黃河邊,俗稱“陶樂長堤”。殘存陶樂長堤長度近10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樂長堤
  • 性質:明代長城
  • 分布範圍:興慶區,平羅縣,烏海市海南區
  • 別稱:沿河邊牆
  • 文保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歷史,分布情況,文保信息,

簡介

陶樂長堤修築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內蒙古巴音陶亥都思兔河進入寧夏陶樂,沿黃河南下到橫城大邊(東長城),長約40里。寧夏北部長城大都修築於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明代修築長城,注意總結前代經驗,在地理、地形選擇,材料的使用,城牆的構造以及工程考證。

歷史

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一月,寧夏巡撫賈俊役使一萬人修築了寧夏“沿河邊牆”,以防止敵人趁冬季河水結冰渡河。楊一清在正德初年重修寧夏邊牆時曾將此道邊牆納入重修整飭計畫,對其保存及防禦情況記載較詳。這道邊牆處於寧夏橫城以北黃河東岸,長一百八十五里,另外牆外還有壕塹一道,牆塹規模大體同花馬池一帶河東牆相當。從南到北原有墩台十八座,後來防守官員覺得稀疏,每兩墩間又增築一座墩台,現有墩台三十六座。後來又設定石嘴、暖泉二座墩台用以瞭望,其中第十八墩④正好與河西的黑山營、鎮遠關相對。後來河東墩軍經常被敵人虜掠,石嘴、暖泉二墩及新舊三十六墩都被廢棄,僅在河西築立墩台十五座守護瞭望。王瓊《北虜事跡》所記與楊一清大致相當。
“沿河邊牆”,經劉天和修築為“長堤”,後為河水泛毀,現僅存數公里,殘存大部處於原陶樂境內,因此又被稱為“陶樂長堤”。

分布情況

平羅段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築長堤一道。北起紅崖子都思兔河,南至橫城,沿黃河東岸,縱貫陶樂全境。由於受黃河沖刷和農田開發的影響,至今大部分遺址已不復存在。今地名頭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哨墩子等,均為長堤上的烽火台。尚殘存高約3至10米的遺址,後人稱為“陶樂長堤”。
烏海段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文物部門經過一年多時間調查發現,烏海市境內明長城遺址總長39.39公里,因自然、人為等因素導致86.82%的地段消失,存在牆體的段落僅有5.19公里。
烏海市文物站長城資源調查組負責人武俊生說,烏海市長城牆體調查資料已通過了上級文物部門的階段性驗收。目前烏海市境內的明長城遺址分布於海南區西部的黃河東岸沿線,呈東南——西北走向,大體分為三段。
他說,造成烏海市境內明長城破壞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烏海市明長城以沙土堆築為主,在殘存的牆體中,沙土堆築、沙土夾石子堆築的牆體有4520.5米,占到整體建築的87.1%,這種先天不足、牢固不夠的修築方式是導致大段長城消失的根本原因。其次是人為因素,如戰爭、開墾、修廠築路、居民挖土取石等。另外還有自然和動植物因素。
如何保護烏海市境內明長城遺址,烏海市文物部門提出了相應對策和建議:在明長城遺址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並樹立保護標誌;在明長城沿線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眾的地段,設立明長城保護標誌;在明長城保護區域內恢復生態,天然草生植被保存較好的地區實施天然封育,農田區域內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荒漠地區開展大規模植樹種草活動等。

文保信息

陶樂長提石墩子段
該段牆體位於平羅縣紅崖子鄉王家溝村東7.5千米,當地人稱之為陶樂長堤。牆體殘存長度為331米,其餘牆體已不可見。石墩子烽火台南側牆體,長205米,東西最寬處寬42米,窄處寬23米。石墩子烽火台北側牆體長126米,殘餘牆體頂寬8米左右,高4米,用泥土石塊混築而成,牆體建在南北走向的沙梁之上,形如堤壩,因此有“長堤”之稱。
保護範圍:長城牆體兩側各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兩側各30米以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