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妹

女創業家,她組建了福建省首家稻米合作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金妹
  • 國籍:中國
  • 職業:商人
  • 主要成就:福建省首家稻米合作社
  • 性別:女
  • 商品:米
人物介紹,創業歷程,閩北米業龍頭,稻米合作社,榮譽責任,

人物介紹

陳金妹,從一個山村起步,從一個小鎮起步,書寫出了一篇令人矚目的當代中國女性自強自立的創業史,成

創業歷程

閩北米業龍頭

陳金妹做起“天字號”生意純屬偶然。
1990年的一天,陳金妹去糧站買米,聽到顧客反映,米質次不好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立即進行市場調查,認為隨著糧管市場的放開,經營碾米業,一定會賺錢。陳金妹當年投資1萬元,辦起了糧食加工作坊,大力培養農村經紀人,由於選用優質稻加工出優質米,銷路很好,2年後,她又更新設備,提高產量,生意越做越大,成立南平市恆大米業公司。
誠信立業。1995年,她租用紙廠停辦的舊廠房,擴大糧食加工廠,做大公司,成為閩北屈指可數的私營米店老大之一,其屬下糧食經紀人從鄉村擴張到城市,專賣店遍布南平城區。她創立的“恆大”牌商標,被評為閩北著名商標。也就是在這一年,到閩北視察工作的著名學者費孝通慕名到她糧食加工廠視察,原定只逗留10分鐘,結果費老對她的加工廠和流通經紀方式很感興趣,詳加了解,在她的廠里停留時間近一個小時,並與她合影留念。
陳金妹創業的腳步不停止。她在經營糧食加工企業過程中,意識到稻穀供應日趨緊張。特別是不少企業急需優質稻,於是她想引導農民種優質稻,以糧食契約訂單的形式,對優質稻以每百公斤比市場高15元左右的價格來收購,穩定糧食生產,創新並做大糧食流通經紀。1998年公司開始試行,與西芹、王台、峽陽等村50多戶農民簽訂《糧食購銷契約》,以保護價購糧。當年農民收入增加3成。
2004年,她的公司發展再邁新台階,籌建占地70畝新廠區,建新廠房1.2萬平方米,引進一條現代工業的大米生產線,一個2萬噸的倉庫。2005年,公司的年糧食加工能力5萬噸,成為閩北最大的糧食加工企業之一。

稻米合作社

陳金妹做大“天字號”生意,基於她組建了我省首家稻米合作社。
跟農民和市場打交道久了,陳金妹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市場需要的稻米,農民往往不懂得種;農民生產的,市場又往往不太好銷。於是,她經過市場調查分析和走訪種糧大戶,探索新的經營模式。2004年2月17日,她與南平市供銷社共同發起,成立南平市龍得寶稻米專業合作社——福建省首家稻米合作社,成為全省業內首個跨行政區域,影響最大的稻米合作社,她被選為合作社社長。
龍得寶專業合作社採取“龍頭企業+婦代會+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向農戶作出“五項承諾服務”,合作社除保護價現款敞開收購外,社員戶還可按糧食定購量的20%賒賬化肥、農藥等農資,交稻穀結算時扣回(不計利息)。農民看到實惠紛紛加盟,參加了稻米專業合作社,搞好糧食生產、加工和運銷,促進了種植品種的調整,帶動了優質稻基地的建設,不到兩年時間,合作社發展社員2606人,遍及閩北各地。稻米專業合作社運作6年多來,累計糧食訂單達60萬畝,帶動農戶4萬多戶,為農戶實現收入5億多元,深受農民民眾的歡迎。
陳金妹的恆大米業公司年流通經紀糧食銷售額達5億多元,優質稻基地已從閩北輻射發展到省外:共在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蘇等省建立了年總產3萬多噸優質稻的基地,帶動近萬名省外農民與合作社訂單保護價收購糧食,助農增收可觀;建立省內外流通網點500多個、發展流通經紀人2000多個。

榮譽責任

“我創辦農業產業化企業沒有什麼錢掙,更多的是責任在裡頭。”陳金妹如是說也是如此踐行。
陳金妹的恆大米業公司大米一直低價直銷南平各大超市,供應約占南平市區70%左右的市場份額。此外,產品還批量銷往南平市各縣(市)、三明地區的各縣(市),並輻射沿海銷區。在保證市場供應外,她還積極探索和國有糧食購銷公司合作開展儲備糧動態管理工作,參與市級儲備糧的保管和輪換工作,減少儲備糧輪換費用,使糧食品質不斷更新,確保了地方儲備糧在急需時調得動、用得上。2003年“非典”、2005年和2006年洪災期間,她讓利67萬元,為政府平抑糧食價格,保證了市場糧價的穩定。
陳金妹富了不忘本,不忘鄉親。以前,她的合作社讓社員可按定購量的20%賒賬購買化肥、農藥,可能力畢竟有限。2009年,陳金妹採取米業公司擔保,農行授信,社員貸款,這個做法從根本上解決了稻米合作社農民的貸款難問題,為種糧大戶鄧貴文等15位合作社社員每戶分別貸款3萬元。陳金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不斷回報社會,2004- 2009年,捐贈賑濟災區、資助貧困學生等公益事業共近百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