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壂

陳玉壂,。初由蔭生補光祿寺署正,繼任江西贛州同知。清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遵義知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玉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省歷城縣人
  • 職業:官員
生平,家世,逝世,主要事跡,

生平

家世

陳玉壂,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人,是曾官至福建汀州鎮總兵陳有功(乾隆《歷城縣誌》有志)之子。道光《濟南府志》人物誌云:“陳玉壂,有功子,以父蔭除貴州遵義知府。”按照清代制度,高級文武官員因功贈官,可以得蔭其一子。陳有功官至二品總兵,按例,陳玉壂得蔭六品的郎署小官。陳有功死後十年,乾隆三年(1738年),陳玉壂升任為貴州遵義知府,官至四品。

逝世

陳玉壂藉助一己之力,實現了他造福一方百姓的遠大抱負,受到了遵義人民的愛戴。乾隆八年(1744年),“陳公即以冬間致政歸,挽送者出貴州境不絕,莫不泣下也。”陳玉壂為遵義人民留下的福澤,遵義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以至,他們一直把柞蠶繭稱為“陳公繭”。在陳玉壂升任離開遵義後,“郡人感其德,為立專祠祀之。”(《續修歷城縣誌》)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廷列陳玉壂為“清朝名宦”。《清史稿·列傳》也稱:“在貴州興蠶桑,為百世之利。時遵義知府陳玉壂,山東歷城人,到郡見多檞樹,土人取為薪炭。玉壂曰:‘此青萊樹也,吾得以富吾民矣。’乃購歷城山蠶種,兼以蠶師來,試育五年,而蠶大熟,獲繭八百萬,自是遵綢之名大著……”莫友芝更是稱讚說:“陳省庵(即陳玉壂)舊守之詒澤遠矣!”
如今,270多年過去了,遵義人民依然懷念著陳玉壂這位造福一方的濟南人。陳公祠前,當地百姓編的一首歌仍在傳唱:“屹立閣樓啊,引人敬仰;陳玉壂啊,百世流芳!”

主要事跡

在明朝以前,遵義主要以農耕為主。至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85年—1488年),才開始有“生鐵冶煉”活動。1738年後,遵義知府陳玉壂從山東引進蠶種及絲綢織造技術,遵義絲織業大興,其它經濟也得到帶動和發展。
清朝時期,遵義府城(現遵義軍分區一帶)四周槲樹(遵義人稱“青棡樹”)茂密,但遵義人並不知道槲樹可以產生經濟價值,老百姓只是沿襲傳統的賣材燒碳。而陳玉壂的家鄉山東,百姓早已用槲樹放養蠶而獲利。陳玉壂到任後,“巡視四鄉,見青棡、槲樹滿山遍野,便決定用槲樹葉養蠶富民”。
1739年冬,陳玉壂即派人遠赴山東採購蠶種,並招募技師到遵義養蠶。但遵義距山東路途遙遠,約有2000公里路程,往返一趟需過上百個驛站,耗時幾十天。購種人與蠶師日夜兼程,歷盡千辛萬苦往回趕,但返至湖南省境內沅江(今湖南省北部)時,南方已進入了春天,氣候變暖,蠶繭提前出娥,蠶種報廢。
1741年冬,陳玉壂又一次派人去山東購蠶種,並要求他們春節前必須趕回遵義。
次年春,陳玉壂將蠶種分給府署西側(現遵義軍分區後府後山一帶)的百姓放養。當年,春繭獲得成功。他即傳令各地,要求有條件的地方都要學會“放、養、繅、織”之法。
除發給百姓蠶種外,還對養殖者提供養織工具和資金補助,他本人也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和幫助。百姓如獲至寶,積極回響。《遵義府志》記載為:“口講指畫,雖風雨不倦”,深得民心。但因氣候炎熱,秋幼蠶經烈日曝曬,未能吐絲作繭,引種未取得成功。
陳玉壂並未灰心喪氣,再一次派人去山東採購蠶種,並聘請技師和織綢師來遵教百姓放養和織綢。
乾隆八年(1743年)秋,遵義養蠶終獲成功,全境蠶業大豐收。據各地上報數字,收繭800萬枚,陳玉壂以優價收購。除部分用作繅絲織綢外,養殖範圍進一步擴大。山東技師為遵義培養了養蠶師、織綢師數十人,他們後來成為了養蠶的骨幹力量。
與此同時,陳玉壂在遵義南郊修建絲織作坊,由技師指導繅絲織綢,生產出“府綢、毛綢、雙絲綢、單絲綢”等品種。由此,遵義放養山蠶和繅絲紡織之風大盛,生產出的遵綢竟與吳綾、蜀錦、杭紡等產品“爭價於中州”,並遠銷西域和南洋。遵義蠶絲業的迅猛發展,成了其後幾百餘年間遵義老百姓的必營之業。無論從業人數、產量,還是絲綢的花色品種在國內均享盛名。絲織業成為遵義的百業之首,年貿易額高達1000萬兩白銀,一躍成為貴州全省絲綢生產和貿易中心、我國西南地區的獨富之區。遵義府志》評價道:“使遵義視全黔為獨饒,(陳)玉壂之力也。”
由於遵義絲織業的大規模發展,陝西、山西、福建、廣東商家紛紛到遵購蠶種,流動人員的增加帶動了其它產業的發展。白鉛、丹砂設廠開採,手工產品、榨油、釀酒、糧食加工、造紙、印刷、紡織等工廠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遍及城鄉,外地商人慕名而至。
除帶領百姓養蠶致富外,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也記入了即將出版的《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公司志》:清乾隆八年(1743年),陳玉受貴州總督張廣泗派遣,與畢節、凱里等地的官員一起主持赤水河下段開發。
水路打通後,因絲綢之利,各地客商,不遠千里,到遵貿易。這些人多是從長江入赤水河,至茅台登岸抵遵。又為赤水河的開發和茅台酒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和創造了條件。其後,仁岸茅台一片繁榮,“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寫近了各種史書和文學作品。
經濟發展推動了城市建設和商業的繁榮,一座初具規模的遵義新城逐步形成規模。
柞蠶在遵義養種成功後,養蠶技術不久便傳到安平(今貴州省平壩縣)和四川綦江(現重慶直轄市綦江縣)等地,後綦江成為我國西南的重要絲市。道光八年(1828年),雲南也從安平買種繭和蠶具在昆明東郊放養,成為雲南放養柞蠶之始。
遵義知府陳玉,執政五年,一心為民著想,帶領遵義人民找到了致富之路。
乾隆八年(1743年)冬,陳玉任期結束離任,他把山東招募來的技師留在遵義幫助百姓養蠶織綢。
陳玉離遵的訊息不脛而走,不大的遵義城人聲鼎沸。離別的日子到了,不盡的人流湧向遵義府,民眾自髮夾道相送,許多人泣不成聲。有的尾隨相依;有的牽衣頓足;有的一路遠送;有的一直陪送至貴州邊境才依依不捨地分手。
在遵義百姓心目中,陳玉不僅是為民的官,更成了老百姓心目中造福的神。他“為官一任,造富一方”,他的事跡讓遵義歷史為之生色,讓後輩讀史人感慨萬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