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騄

陳文騄(1840年——1904年),字仲英,號壽民,又號南孫,晚號槁叟,室名養福齋,衡永郴桂道祁陽縣金蘭橋(今衡陽市祁東縣金橋鎮)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文騄
  • 字號:字仲英
    號壽民,又號南孫,晚號槁叟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祁陽縣金蘭橋(今祁東縣金橋鎮)
  • 出生時間:1840年
  • 去世時間:1904年
  • 主要作品:《養福齋集》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陳文騄,同治九年(1870)舉於鄉,十三年(1874)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安徽候補道。
光緒十年(1884)任金華知府,光緒十二年陳文騄重修金華赤松門古城牆,十四年調任杭州知府,丁母憂,服闋。
光緒十八年(1892)任台北知府,十九年(1893)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正三品)兼提督學政。
二十一年(1895)5月中旬,因台灣割讓給日本而奉旨內渡,後任安徽太平知府、安徽廬州知府、鹽運使銜安徽候補道。
二十八年督辦皖北牙厘總局,三十年卒,年六十五。
任職台灣期間,禁教士乾請,曾有教士與縣官抗,大府欲撤縣官以謝教士,文騄執不可,移書領事爭之。 在台灣現存的舊志中,規模最大的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台灣知府陳文騄等人倡修的《台灣通志》共40卷。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割台時,台灣兵備道陳文騄賦示諸將四首,以勵士氣,時人和者頗多。詩見連橫《台灣詩乘》。新竹失陷後,奉旨內渡。

個人作品

能詩,著有《養福齋集》。編有《陳氏清勞錄》,內有《陳文肅公年譜》。

親屬成員

曾祖
陳大受(1702—1751),字占鹹,號可齋,清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累官安徽、江蘇、福建巡撫、兵部、吏部尚書,直軍機處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署直隸總督,諡文肅。
祖父
陳繩祖,字孝祜,號絙橋,陳大受次子,歷官中書舍人、廣東兵備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