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坊鎮

陳家坊鎮

陳家坊鎮,地處於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的東部,於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由原陳家坊鎮與壕塘鄉合併組成。耕地面積39600畝,其中水田32500畝。鎮域地形為典型的南方低矮丘陵,西北高,東南低。境域內年平均溫度21℃,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 現轄62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67277人,其中城鎮人口3468人。 1998年被省體改委定為“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被中央文明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鄉單位”,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同年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經濟開發示範鎮”。龍山擋住了冬季從北方刮來的強大冷空氣,在冬季龍山南部地區的陳家坊鎮溫度比北部地區的漣源市溫度平均高2度以上,相對溫暖一點很適合生物避寒。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陳家坊鎮於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由原陳家坊鎮與壕塘鄉合併組成,地處新邵縣東北部。距邵陽市區、新邵縣城、邵東縣城均為23公里,處於三地交匯的金三角地帶。現轄36個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具體為:
江村,村部選址原長江村。新村村民小組31個,人口3319人,面積4.65平方公里。
富陽村,村部選址原富陽村。新村村民小組31個,人口3193人,面積2.95平方公里。
田裡村,村部選址原田裡村。新村村民小組14個,人口2078人,面積1.21平方公里。
司門村,村部選址原花橋村。新村村民小組21個,人口2563人,面積2.81平方公里。
雙溪村,村部選址原雙溪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2216人,面積1.73平方公里。
塘壠村,村部選址原塘壠村。新村村民小組17個,人口1869人,面積1.97平方公里。
東沖村,村部選址原東沖村。新村村民小組17個,人口1903人,面積3.23平方公里。
加樂村,村部選址原栗山村。新村村民小組24個,人口2454人,面積3.31平方公里。
洪廟村,村部選址原洪廟村。新村村民小組24個,人口2328人,面積3.01平方公里。
東江村,村部選址原東江村。新村村民小組21個,人口2246人,面積3.78平方公里。
中心村,村部選址原金雞村。新村村民小組14個,人口1681人,面積2.28平方公里。
壕塘村,村部選址原壕塘村。新村村民小組13個,人口1416人,面積3.02平方公里。
長塘村,村部選址原長塘村。新村村民小組36個,人口2944人,面積3.76平方公里。
雙江村,村部選址原雙江村。新村村民小組23個,人口2511人,面積3.13平方公里。
劉什壩村,村部選址原茅坪村。新村村民小組16個,人口2069人,面積2.74平方公里。
稠樹山村,村部選址原腰鋪村。新村村民小組15個,人口1599人,面積5.29平方公里。
專塘鋪村,村部選址原專塘村。新村村民小組23個,人口2241人,面積5.10平方公里。
馬埠田村,村部選址原馬鋪村。新村村民小組26個,人口2553人,面積3.81平方公里。
山西鋪村,村部選址原山塘村。新村村民小組20個,人口2176人,面積3.44平方公里。
黃山坪村,村部選址原黃山村。新村村民小組16個,人口2234人,面積4.03平方公里。
杉木江村,村部選址原杉木村。新村村民小組23個,人口2040人,面積2.93平方公里。
堯虞塘村,村部選址原楊林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1699人,面積3.70平方公里。
橋頭沖村,村部選址原橋頭村。新村村民小組22個,人口1938人,面積4.11平方公里。
總人口6.2萬人,有漢、回兩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6萬畝,其中水田3.25萬畝。境內地形為典型的南方低矮丘陵,地勢較為平坦,山崗林地面積8.1萬畝。礦產資源以煤炭為主。境內水系發達,水利資源豐富,資江上游主要支流邵水河穿鎮而過,鎮域內有邵水河支流6條,中1型水庫兩座,中2型水庫四座,能確保本鎮生產生活用水。境內交通便利,漁龍公路、陳牛公路兩條縣道一縱一橫貫穿境內,鄉、村公路通達全鎮99%的村民小組;距上瑞高速入口、207國道均為10公里。
陳家坊鎮撤區並鄉以來,不斷深化改革,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致力發展鎮域經濟,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日益發展。2004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83億,同比增長11%;財政收入完成654萬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1958元,同比增長1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00萬元,同比增長2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25萬元,同比增長32%。1998年被省體改委定為“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陳家坊鎮位於龍山西南部陳家坊鎮位於龍山西南部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
陳家坊鎮歷來是新邵縣的經濟重鎮,民眾商品意識強。改革開放以來,陳家坊人積極外出務工經商,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和市場經驗。95年建鎮後,在歷屆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學引導下,利用本地民營資本發展了服裝、製鞋、運輸、鞭炮、建材、日用品加工等民營產業和一批年產值過1000萬元的骨幹民營企業。其中服裝業現有廠家86個,固定資產達5000萬元,從業人員達5000餘人,年產值達1億元,“三瑤”、“情義緣”等服裝品牌在省內外小有名氣,服裝產品遠銷廣州、武漢等10多個省市及越南、俄羅斯、緬甸等周邊國家。近 年來,陳家坊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效顯著。目 前,共引進黃家橋竹膠板廠、富陽燈飾燈具廠等上規模的民營企業12家,為全鎮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城鎮建設初具規模
陳家坊鎮的城鎮建設自1995年起步,1998年被列為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鎮後,城鎮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短短的4年時間裡,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億元,形成了商貿、工業、生活、餐飲服務等功能比較齊全、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小城鎮發展新格局。鎮城區面積從98年的0.5平方公里擴展至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從98年的2000人增加至2萬人,成為鄰近鄉鎮約15萬人口的商貿、物流中心。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興修了長6千米、寬28米的環城北路水泥公路,漁龍公路陳家坊段改造成寬24米的柏油路,服裝街、教育路、沿河北路商業街已於2000年投入使用,寬30米的富陽大道、小康路、城南路2003年底竣工,三縱七橫的城區公路網基本形成。主要街道的燈化、綠化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200萬元、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政府大樓,投資300萬元、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的服裝綜合交易市場,投資350萬元的富陽賓官和大型社會停車場,投資500萬元的“三五”變電站,投資500萬元日產水量3000噸的自來水廠,投資300萬元的鎮醫院門診大樓,投資100萬元的全民健身體育廣場等重點項目建設相繼完成。全鎮實現了村村通電話,行動網路、有線電視網路覆蓋率達85%,城區寬頻網用戶達180戶,環衛醫療等基礎設施完善,娛樂、服務、文化等三大產業興旺發達。
農業產業化穩步前進
作為一個農業大鎮,陳家坊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著力提高農業產出效益,立足自身資源,打造優勢產業帶,形成了以0.5萬畝制種基地、0.3萬畝水果基地、0.3萬畝藥材基地、0.2萬畝烤菸基地、年出欄生豬1萬頭的養殖基地為重點的產業布局,農業產業化的規模效益日益顯現。在實施農業產業化的同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2002年至2004年,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面積127萬畝。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農業領域,舉辦了投資600萬元的黃家橋竹膠板廠、投資350萬元的獸藥廠、投資220萬元的飼料廠、投資180萬元的油脂加工廠、投資70萬元的玉竹加工廠等17家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了農業產業效益。
物產資源豐富
鎮內蘊藏有豐富的煤、銻、鐵、錳、鋁、粘土、石灰石等礦藏。水利資源豐富,有邵水河支流6條,中型水庫一座、小Ⅰ型水庫一座,小Ⅱ型水庫六座,總蓄量2766萬方,有效灌溉面積42000畝,其中坐落於楊林、太平村的堯虞塘水庫,庫容1426萬方,灌溉農田34400畝。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以國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抓好新農村示範點建設,並以點帶面推進新農村建設。黃家橋村已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鎮,鎮黨委政府不失時機的以黃家橋村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為指導,以點帶面,創建更多的縣、鎮新農村建設樣板村,從而使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邁上一個新台階。
文化氛圍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全鎮人民注重精神文化發展,湧現出石亮新等大批著名文藝工作者,以湖南花鼓戲為代表,像陳家坊鎮花鼓劇團、洪亮花鼓劇團等,為全鎮人民的生活質量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