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覺

陳天覺

陳天覺(1087~1183年),名元英,字天覺,號香叟,祖籍南雄珠璣巷,遷居文順鄉仁山下(今中山市石岐區)。香山建縣後遷居虎涌(今中山市東區街道辦庫充村)。其父陳文龍,生三子,天覺居第三。天覺生三子一女,長子隨父居文順鄉仁山下,次子居岡背(今沙溪鎮),三子居水塘頭(即水溪,今沙溪鎮)。

註: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天覺
  • 出生日期:1087
  • 逝世日期:1183
  • 祖籍:南雄珠璣巷
個人簡介,生前功績,後人評價,

個人簡介

陳天覺自幼好學,頗有文名。宋紹興三年(1133年)中舉人,紹興八年試博學宏詞科,特賜進士,授朝議大夫。因議論切直,得罪朝中顯貴而被貶黜,後憤然歸里,不復出仕。

生前功績

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陳天覺以香山交納賦稅,運糧到東莞縣城時遭海盜搶劫為由,建議改香山為縣,獲詔準,並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之瀕海地,以擴大縣境。陳天覺主持建縣城,主張縣城建於石岐山(煙墩山)以東的仁山一帶(其時此地與石岐分開);而鄭氏邑紳則議建於雍陌。眾說紛爭。陳天覺便心生一計,提議:“建城必須貴地,地貴土必重,試請秤之。”得眾意一致,陳便命人先以鐵砂暗和於泥,經秤後石岐泥土果然重於雍陌,遂定仁山為縣城,故稱“鐵城”。陳天覺還捐糧數千斛以作建城之資。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陳天覺又建議辦學,首捐重資於蓮峰山麓建學宮一座,從而又為開創香山縣文化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後人評價

對遠在天涯的小島(香山島),朝廷從來就沒有放在眼內,所以詔準設縣後,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根本沒給新建的香山縣選派縣令,只是指定陳天覺暫以寨官身份“署理”。陳天覺這個無名無分的“縣令”,一代就是17年,連同立縣前以寨官身份管理香山鎮,一共在香山島上當了27年行政首長,這也是香山有史以來行政首長連續任期最長的紀錄。為紀念他的劬勞,他逝世後,香山人在他的墓石上刻下一副楹聯:“英魂留庫嶺;偉績鎮香城”。陳死後與妻羅氏合葬於庫充後山。歷朝《香山縣誌》均將陳列入名賢,以志其立縣之功。
陳天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