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茶藨子

陝西茶藨子,為虎耳草科落葉灌木,高2-3米;小枝栗褐色,皮縱向剝裂,幼枝紅褐色或棕褐色,具柔毛和腺毛,在葉下部的節上常有1對短小硬刺,老時刺常脫落,節間無刺或有稀疏細刺;產山西(翼城、垣曲、永濟)、陝西(北部、山陽、南五台、西安、戶縣、終南山、眉縣、太白山)、甘肅(天水、蘭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陝西茶藨子
  • 拉丁學名:Ribes giraldii Jancz.
  • :植物界
  • 虎耳草科
  • :茶藨子屬
  • 分布區域:山西(翼城、垣曲、永濟)、陝西(北部、山陽、眉縣、甘肅
  • 果期:6-9月。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變種,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2-3米;小枝栗褐色,皮縱向剝裂,幼枝紅褐色或棕褐色,具柔毛和腺毛,在葉下部的節上常有1對短小硬刺,老時刺常脫落,節間無刺或有稀疏細刺;芽小,長圓形,先端微尖,具數枚灰黃色鱗片,外面沿邊緣微具短柔毛。葉寬卵圓形,稀近圓形,長1.5-3厘米,寬幾乎與長相等,基部近截形至淺心臟形,兩面均被柔毛和腺毛,掌狀3-5裂,裂片先端鈍,頂生裂片菱形或菱狀卵圓形,長於側生裂片,邊緣有粗鈍鋸齒和腺毛;葉柄長0.8-2厘米,被柔毛和腺毛。
花單性,雌雄異株,形成總狀花序;雄花序長3-7厘米,疏鬆而直立,具花8-20朵;雌花序長2-3厘米,具花2-6朵;果序具果1-2枚;花序軸和花梗被柔毛和腺毛;雄花的花梗長3-6毫米,雌花梗較短;苞片披針形或長圓形,長於花梗,稀與花梗近等長,有柔毛和疏腺毛;花萼黃綠色,外面具柔毛,或混生疏腺毛,或無腺毛;萼筒淺杯形或碟形,長2-3毫米,寬3-4.5毫米;萼片倒卵狀橢圓形或舌形,長3-4毫米,先端圓鈍,花期開展或反折,果期反折;花瓣倒卵圓形或近舌形,長約1-1.5毫米,先端圓鈍或近截形;雄蕊花絲短,約與花瓣近等長,花葯圓卵形;雌花的雄蕊甚短,花葯無花粉;子房具柔毛和腺毛,雄花幾無子房;花柱稍長於雄蕊,先端2裂。果實卵球形,直徑6-8毫米,紅色,幼時具柔毛和腺毛,老時柔毛脫落,僅具腺毛。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山溝、山坡灌叢或路邊。

分布範圍

產自山西(翼城、垣曲、永濟)、陝西(北部、山陽、南五台、西安、戶縣、終南山、眉縣、太白山)、甘肅(天水、蘭州)。黑龍江省哈爾濱有栽培。

變種

濱海茶藨子(變種)(植物分類學報)楔葉腺毛茶藨(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var. cuneatum Wang et Li, 東北木本植物圖志254. 562. 1955.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葉基部楔形,葉柄和葉兩面具稀疏柔毛和腺毛;果實無腺毛。
產遼寧(大連)。生於濱海荒山林下。
此變種和東北小葉茶藨子 R. pulchellum Turcz. var. manshuriense Wang et Li 容易相混,但後者葉柄、葉兩面無腺毛,稀僅於葉柄沿槽疏生腺毛。
旅順茶藨子(變種)(植物分類學報)老鐵山腺毛茶藨(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var. polyanthum Kitagawa in Bot. Mag. Tokyo 49: 226. 1935 et Lineam. Fl. Mansh. 254. 1939; 東北木本植物圖志254. 圖版91. 圖157. 1955.
本變種葉柄、葉兩面和花序上的腺毛較原變種稀少,葉基部寬楔形至近截形;雄花序較緊密,具花多達25朵;子房微具柔毛;果實無腺毛。
產遼寧(旅順、大連、熊岳、法庫)。生於溝邊或路旁,海拔100-200米。在熊岳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旅順老鐵山南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